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6年

“长征第一村”的新长征

日期:2017/3/1        来源:本站        点击数:

“长征第一村”的新长征

陈天长

1019日,在革命老区长汀县中复村观寿公祠前,隆重举行松毛岭战役指挥部旧址揭牌、松毛岭战役陈列馆暨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奠基仪式,把人们的思绪带到82年前那可歌可泣的岁月。

松毛岭是横亘在长汀与连城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山高岭峻,浓荫蔽日,漫山遍野覆盖着厚厚的松针和茅草。松毛岭以东是连城、上杭,以西是长汀、瑞金,仅有白叶杨岭和刘坑口两条山道可通东西,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

“守卫苏区东大门,保卫瑞金党中央。”当年,松毛岭是红都瑞金、红色小上海长汀的东大门。1934924日,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守卫松毛岭,整整打了66夜,到929日傍晚,终因敌强我弱,弹尽粮绝,红军撤离阵地,松毛岭全线失守。

观寿公祠前红军告别

长汀钟屋村的观寿公祠,是钟姓村民纪念开基先祖的老祠堂,飞檐翘翅,颇为古老。

1934930日上午,松毛岭上硝烟弥漫,松毛岭下,观寿公祠门前站着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身旁是钟屋村区苏维埃主席蔡信书,坪上站满了乡亲和红军指战员。红九军团在这里召开长征出发前的告别群众大会。

蔡信书含着泪说:“我们是为保卫苏维埃而战,松毛岭不会倒,松树倒了,明年春天还会长。”

郭天民用坚定而宏亮的声音说:“父老乡亲们,我们离开松毛岭,去执行新的任务。我们走后,大家要做好坚壁清野,不留一颗米给敌人。红军会打回来的!”

红军当场发给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300多支枪和子弹。下午,红九军团整装向汀州(即长汀)城开拔。老大娘把煮熟的鸡蛋、芋子、红薯、花生,一把一把地塞给红军。乡亲们依依不舍地拉着红军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许多群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千叮咛万嘱咐:“你们要多打胜仗,我们等着你们回来。”

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全部加入红九军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红二十四师奉命留守苏区,继续在东线沿途阻击敌人,保证汀州10月份不能丢,掩护中央主力红军安全转移。

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土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钟屋村,如今的中复村,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土。

在观寿公祠,当年红军松毛岭阻击战的指挥部,也是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告别群众的地方,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钟鸣提起当年的松毛岭阻击战、红九军团出发长征,深感沉痛而自豪。这位红三代、中复村96名共产党员中的一员说:“当年,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在松毛岭上铸就悲壮的防线。”钟屋村的所有百姓全力以赴支援红军,“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他们或挖战壕、修工事;或运物资、送食物;或组成担架队,抢抬伤员。在松毛岭阻击战和红九军团出发时,钟屋村隔壁的长窠头村的青壮年全部参加了红军,其中在长征途中牺牲了上百人。仅有百来户的村子有60户成为绝户。特别是村里的陈姓人家的10几位青壮年全部牺牲,书写了“有陈屋但无陈姓人”的悲壮之歌。“正是这些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心,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兴盛。”因为身体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红色血脉,钟鸣的每一次讲解都倾注了真情,他要把中复村的红色荣光告诉给每一位来参观的宾客。

今年87岁的长窠头村老党员钟宜龙是革命烈士后代,他的父母和养父当年都因参加革命被国民党杀害。年轻时,他组织收集松毛岭战役1000多位英烈遗骸,集中安葬在隘岽头,并建起一座2米多高的无名墓碑。今年,他又在自己家中办起“红色家庭展”,展出有关革命的照片、文字资料,有红色标语、有长窠头村革命烈士调查表等。

78岁的老党员钟家兴是松毛岭阻击战中女子担架队长蔡招生的儿子。由于自打记事起就受到母亲的熏陶,钟家兴对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意。“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他18岁申请入党,不管是从军报国,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工作,他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重视教育后代,让他们时刻铭记先辈们的筚路蓝缕。

迈步中国梦的新长征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0年风雨洗礼,红色基因在中复村的党员干部中持续传承,成为他们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迈步中国梦的新的长征。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中复村把发展红色旅游、现代电商、现代设施农业、规范集市作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加快发展跨越发展。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800元,村财收入25万元。

在中复村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一批又一批的中复人,秉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红土地上辛勤耕耘。今年47岁的钟上扬,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今年被选为镇党代会代表。2014年,钟上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邀上其他4名股东,流转了320多亩土地,其中60亩是抛荒地,成立长汀县四季红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蓝莓、莲子、百香果等,发展现代农业。”钟上扬说,合作社解决了6010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还吸纳了5户贫困户,待观光农业项目全部投产良性发展后,每户年可增加三四万元的稳定收入。

在观寿公祠旁,有一条100多米长的红军街。如今,红军街上两旁店铺都办起了淘宝、电商,成为电商一条街。当地的特产姜糖、塘背老酒、百香果,都通过电商销售。

随着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复人选择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的钟泽芳回乡创业,走上了养猪致富的路子。去年上半年,为了家乡的环保,钟泽芳响应政府号召,带头拆除自家700多平方米的猪场,转产养河田鸡。致富不忘帮乡亲,他的鸡场聘请了4位村民。

党员曹木林早年跑运输发家致富,在厦门创下家业。2011年,受乡亲的邀请,他毅然变卖产业,回到生他养他的中复村白叶杨自然村,建造松毛岭红色山庄,发展休闲旅游,带领村里人致富。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今,勤劳淳朴的中复人秉承着先辈们的红色传统,凝聚成一股昂然前行的力量,在新的长征中抒写荣光。

(作者单位:长汀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