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扶贫攻坚战 推进全面奔小康
日期:2017/3/1  来源:本站  点击数:
建宁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也是全省23个重点扶持的经济欠发达县之一。我们利用“两会合一”的优势,怀着对老区的深厚感情开展老区扶贫工作,尽心尽力为服务老区发展作贡献。几年来我会在调查研究、精准扶贫等方面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底 依托特色产业扶贫
建宁县地质结构形成于26亿年前,有独特而优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建宁农业独具特色,农产品品质一流。农业是连着千家万户的产业。为此,我们通过调查摸清底,围绕扶贫项目争取资金,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来实施精准扶贫。
几年来,我会坚持连续扶持“建莲”、“油茶”两大农业项目的发展,向省、市有关部门上报项目都围绕这两个支柱产业,重点对县莲科所、福建文鑫莲业股份有限公司、县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给予倾斜扶持,仅对莲子、油茶产业的资金补助就达59万元。
县莲科所坚持科技创新,先后培育出“建选17号”、“建选35”号和“建选31号”等优质建莲新品种,使建莲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斤左右提高到亩产150斤,最高的亩产达300多斤,实现亩产值超万元。在加快培育莲子新品种的同时,县莲科所的科研人员在提高建莲的品质、改善耕作管理模式、改进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实验、有益的探索。一是制定建莲省地方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转变莲农和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提高了莲子的产量和质量,规范了建莲市场,提高了建莲的知名度;二是推广应用加工新机械;三是开发栽培新模式。推广莲烟轮作,提高复种指数。随着建莲品质的不断提升和品牌效应,莲子的价格也由原来长期徘徊在每斤1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每斤50元左右,为广大莲农增收致富和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鑫莲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莲系列产品加工企业,集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务院扶贫龙头企业,近几年该公司通过资金扶持、就业帮助、捐资助学、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一户一策帮助贫困户脱贫。公司近三年帮助挂钩贫困村、户的资金达70多万元(不含贫困户劳务收入)。
闽江源绿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集莲子系列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高科技型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大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油茶产业是我县传统产业,过去由于粗放经营,效益很低,该产业长期得不到重视,虽有规划,但缺乏监管、实施。多年来,我会争取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县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先后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武平县引进了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长林系列”和“特大果红花油茶”,现在油茶产业正在我县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已达到10多万亩。
食用菌产业也是我县农业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比较有规模的食用菌企业有4户,年生产食用菌4252万袋,40万平方米,总产量1.34万吨,产值1.25亿元。如:我们长期关注和帮扶的元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食用菌产业化扶贫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产业联动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积极探索长效扶贫机制。主要做法:一是利润分成增收;二是向农户提供菌棒保底回收,确保贫困户收入;三是非农务工收入。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公司带动了2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6—1.8万元,实现当年扶持当年脱贫。
二、发挥专业合作社优势 实施精准扶贫
根据调查,全县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40个,其中国家
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12个、市级示范社8个。我们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的各自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如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油茶育苗、油茶种植、油茶加工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有112户种植户为合作社成员。近年来,合作社为贫困户种植油茶提供优惠高产优质油茶苗、并进行技术培训,还帮扶合作社所在地的高圳村10户贫困户进行定向帮扶,是产业扶贫的示范社。
三、依托种养大户 开展连户帮扶
农村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种养大户,组织起来通过建基地,带领广大农民和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成为农村开展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的做法:一是联合县妇联、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帮扶。去年我会通过向养鸡、种交白、食用菌3个种养大户协调30万元贷款额度,由我会贴息2万元,带动了20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16户)发展养土鸡、种交白、食用菌,户均增收1万元。今年我会集中在均口镇扶持两户种食用菌、一户种吊瓜的三个专业合作社,协调贷款额度30万元,由我会提供贴息2.2万元、专项扶贫款3万元,共委托均口镇有关村15户贫困户给三家合作社帮扶脱贫。二是委托“福建海宏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帮扶客坊乡严田村5户贫困户脱贫。这是我县客坊藉的大学生王仕福放弃在省城工作的岗位,组织了几位同学回乡创业成立的公司,利用当地饲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的生态优势,养殖黑山羊,发展前景非常好,不但能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而且农户可以种植牧草卖给该公司,也可以由公司提供羊种农户自己养殖,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成品羊公司收购。这种扶贫模式得到了乡、村大力支持,也很受贫困户欢迎。
四、协调理事成员力量 借力助推脱贫致富
一是协调我会理事成员单位为精准扶贫尽职出力,我会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贫困村的困难,通过协调县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老区办等理事单位,每年都能争取一定的资金帮助贫困村进行饮水工程、水渠水坝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等等。二是协调有关乡镇在我会帮扶的项目上进行资金配套,以增加帮扶资金的力度,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们的做法一般是3配2,5配3,如去年我会为支持自来水、村道硬化工程等6个项目共帮扶资金16万元,其中我会筹资10万元,由乡镇配套6万元。今年我会又筹措12万元资金(其中乡镇配套7万元)共19万元,为6个贫困村修建饮水工程和水毁道路修复等工程建设,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三是今年我会选择了5个乡镇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每户帮扶资金5000元,计11.5万元。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我会通过各种形式联系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43户,163人,现年终已到,最近经协调有关乡(镇)、村配合我会组织检查验收,由我会帮扶的贫困户已有40户、147人实现了脱贫,因各种原因未脱贫的还有3户、16人。四是按照县委开展强镇扶弱乡的工作要求,今年里心镇帮扶黄埠乡罗元村(空壳村),由该村出资5万元投资到里心镇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则可分到1万元的红利,一定10年。为帮助罗元村解决无村财付不出5万元股金的困境,由黄埠乡筹措2.6万元、我会筹措2.4万元资助该村。我县溪源乡成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为贫困户解决贷款担保,溪源乡的经验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全面推广,我会根据县委郑剑波书记的提议,对溪源乡的做法开展了专题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同时我会还为溪源乡开展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会提供3万元启动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