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期(总第261期)
日期:2011/3/4  来源:本站  点击数:
黄仲咸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厦门举行
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独资创会理事长、南安籍旅居印尼爱国侨胞、福建省荣誉公民、厦门市荣誉市民、南安市荣誉市民黄仲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黄仲咸先生的逝世,是我省侨乡和山区老区人民的重大损失。惊悉这一噩耗后,各级领导和单位、各界人士纷纷以各种形式致以沉痛哀悼之意。发了唁电,敬献花篮花圈的有: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福建省原省长、商业部原部长胡平;福建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立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副省长洪捷序;厦门市市长刘赐贵;省编办主任陈海基;全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李欲晞;省侨办主任曾晓民;香港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黄涤岩;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欧阳建;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市侨联主席陈联合;福建省老区办;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许集美、第二会长熊兆仁,常务副会长郑义正、谢先文、陈增光、吕居永和副会长李青藻;省教工委、省教育厅;泉州、漳州市及南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各设区市老区(扶贫)办,省和各市、县(市、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及有关部门与黄老先生祖籍地乡亲等。
出席黄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有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理监事会全体成员,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亚衍、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洪永世、全国人大华侨委原副主任王建双以及黄涤岩、李欲晞、曾晓民;省老促会领导许集美、陈增光、吕居永、李青藻、唐文光和设区市老促会负责人等;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泉州市领导黄少萍、骆国清、洪辉煌、陈荣洲、吴共湖、陈秋菊和有关部门领导;漳州市长李建国及南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家乡和受助学生代表等1000多人。南安市市长陈荣法主持告别仪式。
福建省老促会会长、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集美致悼词(全文另发)。
黄仲咸老先生的三公子、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黄湘江致答谢词(全文另发)。
黄仲咸先生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许集美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福建省荣誉公民、厦门市荣誉市民、南安市荣誉市民、旅印尼爱国侨胞黄仲咸先生。黄仲咸先生去年3月26日因病入住中山医院治疗,一年多来,在省市和中山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关心下,黄仲咸先生得到了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但终因年事已高,肌体老化衰竭,经医治无效,不幸于
黄仲咸先生,印尼籍华人,1920年出生于祖籍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1935年南渡印尼谋生。从垦荒务农到创办工厂开办银行。他身在异域,情系故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慨然捐献巨资在祖籍国、在家乡建造各种学校医院用房及修筑村道50多个项目,建筑总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还助建扩建长汀“希望小学”等10多个工程,又创设福建省黄仲咸文学奖。
1993年他捐资2000万元在南安市区兴建“南安必利达大厦”,翌年又独资1.5亿元于厦门市区捐建“厦门必利达大厦”。作为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永久性业产。至2008年,他资助我省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达62966人次。发放助学金近3000万元。
黄仲咸先生是亿万富翁,但他自己生活艰苦仆素,一顶帽子戴了三十几年,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一张饭桌用了五十年,一个床铺睡了五十多年。勤俭、拼博、奉献是他一生不变的人生原则。
黄仲咸先生为振兴教育,不惜倾其资财,因此,被誉为“南安陈嘉庚”。福建省政府多次授予金质奖章、荣誉证书和匾额,并于1995年为其树碑嘉奖;国家教育部授予“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牌。
2004年5月,他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华侨捐献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9月,被推选为“福建省首届感动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之首,2005年1月荣获“感动福建”2004年度十大人物奖。2006年5月,荣获省民政厅颁发的首届“八闽慈善奖”。
黄仲咸先生是海外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五十多年来,他爱祖籍国爱家乡,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他艰苦朴素、省吃俭用,但却慷慨解囊,倾资兴教助学,特别是对老区、贫困地区的子弟,他关心倍至,时刻把为老区贫困子弟助学工作挂在心上,把受助学子的健康成长和感激之情,作为自己晚年的最大乐趣和幸福。他是全省老区人民的知心朋友,是老区人民最敬仰的老人之一,是全省数十万品学兼优的受助学子,家长、亲人最受崇敬的恩人。
黄老先生的逝世,使我们骤然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失去了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失去了最受爱戴和尊敬的良师益友。黄仲咸先生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英名、业绩和善举将永载史册,黄仲咸先生为祖籍国为家乡倾资兴教助学精神将永远发扬光大,黄老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老区人民的心中,活在受助贫困学子、家长、亲人的心中。我们一定要继承黄老先生的遗愿,化悲痛为力量,发扬黄老先生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精神,把黄仲咸基金会办得更好,为培养更多更好品学兼优的山区、老区贫困学子,为福建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努力奋斗!
黄仲咸先生的英名和业绩永存!
黄仲咸先生的爱国爱乡精神永在!
黄仲咸先生安息吧!
答 谢 词
黄湘江
今天,承蒙各级领导和老爸的生前好友、家乡亲人在此为老爸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缅怀老爸生前在祖国、在家乡所作的一切善举,我们子女深受感动和安慰。
老爸一生艰苦创业,热心社会慈善事业。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是老爸亲自创立起来的利国利民的重大事业,首届理监事领导成员是老爸亲自挑选指定的。老爸对祖国的富强充满期望和信心,我们子女一定要继承老爸的遗志,永远遵循老爸生前制定的基金会章程,办好基金会。
在老爸住院期间,承蒙各级领导、生前好友、家乡亲人亲临医院看望,厦门中山医院和基金会领导无微不至关怀,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轮流日夜守护。我代表兄弟姐妹们在此向大家再次道声谢谢!
黄仲咸老先生,老区学子怀念您
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得知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创会理事长、福建省荣誉公民黄仲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黄仲咸先生,祖籍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1935年,他15岁高小修业未满,便离乡背井南渡印尼谋生。从垦荒务农到创办工厂开办银行,经数十个春秋风雨冰霜,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富有爱心的慈善家,是一位有远见卓识、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注重培养人才的陈嘉庚式的爱国华人。他走过的道路是闪光的,不仅受到党和政府授予多项荣誉称号,而且,他流传在八闽大地的良好口碑,更是最高褒奖。
他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发展经济,必须培养人才,必须抓教育事业。几十年来他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已有5亿多人民币。
原先省老促会的同志并不认识黄老先生。1995年5月在泉州召开的优秀教师表彰会上,我会许集美同志经人介绍,得知黄老先生是一位很有个性、很有特点、很有远见的值得敬重的爱国爱乡的老人,于是向他提出捐资资助山区、老区贫困子女上学的请求。黄老先生欣然答应,并逐年扩大资助范围。至2008年,共资助我省老区山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达40000名(人次),发放助学金2000多万元,捐资助学取得丰硕成果。
一、对老区山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生雪中送炭,真正帮在困难处、急需处,使他们完成高中学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据龙岩市新罗区和永定、上杭、武平县02至06年统计,受助学生1563名中,属孤儿、单亲家庭、家中成员残疾、重病、天灾、车祸及低保户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占69.8%。清流县二中黄群菊,其父2002年因伤致残,造成家庭负债,他只好辍学,从事农业劳动,2003年受到资助后,回校复读,学习更加勤奋,成绩列全班第一,并加入共青团,担任团支部书记,毕业后考上福州大学。华安县残疾学生黄锦坤,因家庭经济拮据,面临辍学境地,连续二年得到资助,使他完成高中学业,2006年以61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该县文科状元,考上厦门大学。
二、他不仅帮助一大批山区老区贫困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并使他们茁壮成长,大多数人考上大学,为培养老区高级人才开拓道路。7年来,黄老先生资助涵盖全省73个县(市、区)570多个乡镇,已有76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包括大专)。龙岩市2007年有512名高中生考上大学,占高三受助生的83.5%。周宁一中高三25名受助生,上线率100%,录取率92%。漳州市2006年高三毕业生237人,考上大学192人,占81%。永春县受助学生郑歆慰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安溪县长坑村受助生王海龙以647分考进北大物理系。连城一中受助生林键,连续3年受助以高分考入厦门大学,他感激地说黄老先生帮我圆了大学梦,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以黄老先生的高尚品德为榜样,加倍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回报黄老先生的大恩大德。
三、在黄老先生活生生的高尚品德的感染下,广大受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感到人间处处有真情,在年轻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为民的种子。龙岩一中受助学生李佳说:黄爷爷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赚钱不为自己,也不为子孙,把资产全部用于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为国家富强培养人才,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黄爷爷的高尚品德,做一个有志气、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为社会做好事,把老人家传递的爱心再传下去。
四、黄仲咸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突出了“黄仲咸元素”,促进了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各地通过学习宣传黄老先生的事迹,普遍认为,他的爱国爱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勤俭朴素、助困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是青年学子的人生楷模。各受助学校都把发放助学金工作和开展学习黄仲咸先生高尚品德结合起来,提高了学校教师的责任感和开拓了学生的思想境界。福清东张中学黄彬荣校长在座谈会上说:“致天下之强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我们要学习黄老先生倾资助学的精神,把革命后代培养成才。连城朋口中学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学习黄老先生高尚品德结合起来,取得很好的效果。5年来该校受助学生156人中,有90人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尊师模范等称号,校长高兴地说,“受助生良好表现是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一大亮点,也是黄老先生精神感召的结果”。
五、黄仲咸助学金的发放,带动了社会助学工作的广泛开展。几年来,在黄老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助学的崇高精神带动下,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助学,据各设区市和玉田分会统计,2007年全省老促会系统组织的捐资达1045万元,资助贫困生14646人(其中大学生2194人,高中生4801人,初中、小学生7651人)。漳州市老促会在黄长茂会长的倡导下各县(市、区)都建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并带动社会有识之士建立革命老区助学金,仅2007年度,各县老促会参与组织助学活动金额达411.3万元,资助人数达5654人。龙岩市、县老促会牵线和参与组织的助学金达171.11万元,资助老区学子833人,宁德市、县老促会引资助学金170.15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2931人。省老促会玉田分会常务副会长潘振东先生,2007年成立潘振东教育基金会后,支持教育发放助学金138.88万元。厦门大学旅港校友会去年和今年资助山区老区考上厦大的贫困学生57名,每人资助5000元。菲律宾侨领陈祖昌先生今年捐资50万元,对受黄老先生资助而考上大学特别优秀的,每人资助2000元。由美籍爱国华人、闽发集团董事长林尚德先生在连江尚德中学举办的“老区宏志班”,从2005年开始招收龙岩、三明、南平、宁德老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达到当地一中录取线的学生,每年16名,3年48名,入学后由省尚德教育基金会每生每年资助6000元,今年应届毕业生16名考分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录取线。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董事长陈忠文先生从2008年开始在本校举办“老区宏志班”,招收漳州平和、龙岩武平、长汀、连城、漳平等原中央苏区县(市)家庭经济困难、中考成绩在当地一中录取线下5分内择优录取40名,每县8名,入学后3年每生一年资助约2万元培养费。省老区教育扶贫工程从2005年开始,已招收老区贫困初中生665名,实行“以工养读”、职业培训,今年已有172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用工单位十分满意。这一系列助困育人的好人好事在我省已蔚然成风。
黄老先生是全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知心朋友,是全省老区学子最受崇敬的亲人,他的逝世,使我们骤然失去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将永远活在老区人民心中。黄老先生生前已通过法律程序,使基金会助困育人事业成为永续工程。我省各地老促会作为助学金发放工作的承办单位,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始终不渝地继承黄老先生的遗志,坚定不移地继续把这项助学工程办实办好,为福建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努力奋斗。
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综合部编
本 期 目 录
一、黄仲咸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厦门举行
二、黄仲咸先生追悼大会上的悼词(许集美)
三、答谢词(黄湘江)
四、黄仲咸老先生,老区学子怀念您
——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