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传承基因

——宁化县采取六条措施加强“老区标志物”管理

日期:2016/11/16        来源:三明宁化县老促会        点击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传承基因

——宁化县采取六条措施加强“老区标志物”管理

 

 

老区标志物是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宁化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大量革命过程中的史料、革命活动中的遗址、殊死战斗中的遗迹。这些珍贵的老区标志物,真实生动地见证了宁化县著名的的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县。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基因,宁化县委、县政府采取六条措施,加强老区标志物管理。

一、召开联席会议。

10月下旬,召开了由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文广局、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旅游局、老区办、老促会、方志办、团县委、社科联等单位和各乡镇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副县长周颖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丽萍对“如何加强老区标志物管理,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红色基因”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宁化县是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核心范围”,又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应有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责任,要把红色资源的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工作考核,实行齐抓共管,定期不定期研究协调保护老区标志物的重大问题,推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落实。

         二、组建管理机构

     县成立“宁化县红色文物保护中心”对外加挂“宁化县红色文物局”牌子,隶属文广局事业单位,规格为正科级,核定编制6人。主要职责为负责全县红色文物保护、抢修、宣传利用等工作;负责红色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预算编制和经费审核工作等。人员从文广局抽调2人,其余从县内有关部门抽调熟悉宁化革命史的公职人员组成。

    三、编制开发计划。

         由县文广局牵头,发改局、党史室、旅游局、国土局、住建局、老区办、老促会等单位负责,全面摸清老区革命标志物底子,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团队对全县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作科学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四、成立革命文物研究会。

        由县党史办筹备成立“宁化县红色文物研究会”,聘请从事过党史工作、熟悉宁化革命史的退休人员或相关史学人材组成研讨会,聘请省、市有关专家为学术指导顾问,每年安排10万元工作经费。

五、编写红色读本

根据大批红色历史资料,编写红色简明读本,在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同时在学校还要通过各种平台、利用学校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议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苏区精神。各学校少先队每年要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走访、慰问“革命五老”,“手拉手”,“雏雄争章”,少先队员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弘扬苏区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落实管理经费。

把红色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中日常业务经费每年安排20万元,主要用于老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维护,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每年递增2万元。县财政今年安排200万元经费,用于重点老区标志物的保护单位和红色文物遗址遗迹的抢修性修缮。2017年开始,根据重点项目,专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