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美丽老区村

红园古韵下山村

日期:2016/9/26        来源:南平武夷山市民政局        点击数:

红园古韵下山村

 

下山村是吴屯乡红园的一个老区自然村。多少年来,一直深藏在山沟里未人识。2014年戴上一顶中国传统古村落的桂冠,顿时名声鹊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想揭开大红绸布盖头,欣赏传统古村落的韵味—拱桥、石径、山涧卧,断壁、残垣、炊烟袅

也正因为是这样,引起我的好奇,激起探索的欲望,古村落很多,被戴上中国传统古村落的桂冠却不多,它是古村落中的精品。在灼热大暑七月的一天早晨,受人邀约前往下山古村落。

经过半个小时汽车行驶,就到了红园下山古村落。一阵凉风吹来,顿时清爽许多,小山村的优势在于太阳的热晒时不时有凉风吹来,穿行在村中石板小路上不觉的酷热,仿佛是一个中央空调。

在与村民的行走交谈中,村名、庙宇、拱桥、小溪、石路构成红园下山村浓郁的古韵。

一、村名

红园是一个以余姓为主的村居聚集地,达95%以上,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民国版《崇安县新志》记载:“元顺帝时,余廷凤由浦城铁场迁崇安,居大浑连地原,廷凤生四子,曰文选、文辽、文道、文通,文选迁外余……支脉颇为繁衍。”外余是红园的一个自然村,早期的村部驻地就设在外余。在农耕传统社会里,长子是继承祖业的主力,也许余廷凤是位篾匠竹艺世家,所以,长子文选在选址栖息之地必然以毛竹丰产的地方为首选。今天我们举目环绕红园村的崇山峻岭,满山遍野尽是毛竹。余姓先人取名“篾竹岭”,寓意以篾匠竹艺为生的余姓先祖在开基之居。

余姓后人根据地形地貌,又取昵称:尾竹岭。从村口的五显堂寺庙到下山村是一条的狭长的山沟山谷,似长长的竹叶尾巴而得名。解放后,在成立人民公社时,因管辖七个自然村,一度称为“七村”。1961年,为适应时代政治背景的要求,积极响应建设红色家园的号召,又因数十年的红色革命历史,取名“红园”,一起沿用至今。

二、庙宇

武夷山乡村庙宇遍布,是村民的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庙宇供奉的菩萨都是曾经保佑过村民。在生产力及科技水平落后的年代,村民们对供奉菩萨的心态是顶礼膜拜。村民讲,红园有三座庙宇:五显堂、复兴寺、鹅峰寺。鹅峰寺在战乱时期就已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庙基。复兴寺在红园村的中部,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建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寺门口有石碑记载,现有佛像13尊,庙宇基本保存完好,有近300年的历史。

 

 

五显庙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庙宇,从村口看去,大门上方有刻在砖块上阳文:五显堂。五显堂旁边竖有一块石碑,名曰《奉祀香灯碑记》,记载着五显堂的内容。由于长年裸露野外,字迹模糊或残缺难以辨认,大概内容是,五显堂周边的山林田地不是村民个人所有的,是五显堂的,出租获得的钱粮归五显堂所有,用来供养五显堂的僧人及其杂役人员。但碑有记载建造年份,建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重建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距今有400年的历史。

五显堂供奉的菩萨是华光大帝。红园人对华光大帝有着深厚的感情。相传在某一年,红园村竹螟害虫肆虐,把满山的竹叶咬尽吃光,竹子也变得枯黄萎缩,红园百姓祭天,请求玉帝派天兵天将消灭竹螟害虫,玉帝派华光天王(玉帝外甥)下凡助剿,经过激烈的剿杀,竹螟害虫被消灭了,但华光天王的脖子被竹螟害虫咬成重伤,这就是今天看到华光天王的头是歪的原故。

三、拱桥

 

 

红园每个自然村都有小溪小河,环绕村庄缓缓流过,河床不大,但河谷壑深,踩踏石头是无法渡河的,这时,桥是最好的过河载体。村中老人讲,红园村历史上有9座桥,现存8座桥。红园的拱桥不大,都是单拱桥,用石头砌成,桥面有的铺河卵石、有的用铺条块青石。下山自然村有座孟氏桥,是孟氏两兄弟经营竹纸成为豪门大户捐建的,桥边有立石碑记载建桥时间以示后人。

红园拱桥具有很深厚的古文化含义。数量是9座,9是大阳之数,皇室成员才能享用。如果这臆测牵强,那么有一座桥的桥名是回龙桥。龙是皇帝的代称、化身。莫非与帝王扯上关系,这个谜团等待于进一步解开。

四、小溪

红园村下辖的七个自然村分布狭谷地带的两边,山谷深壑,溪河密密麻麻,有如麻绳穿行在各个自然村连接在一起。溪水不大,清澈见底,脚淌着溪水,在大暑的夏天也感到冰凉。溪中卵石层层叠叠,如织布机刚织出来的染色粗布,一层一层的,用“层林尽染”比喻十分恰当。溪水击石发出的水声有古筝琴声,溅起水花有如少女的舞姿,步调一致地演奏着古村落曾经繁华的乐章。

五、石路

 

 

红园的村道小巷,全部是大块鹅状河卵石铺设,很少有泥土路,也很少青石板路,连小溪旁的山路都是河卵石铺设,成为红园村的一大特色,也许古村落环境整治的要求,也许现在村民很少养猪养牛等,河卵石村道干干净净,走进下山村,仿佛进入梦幻仙境。刚好下了一阵小雨,山谷反射出的紫色霞光如同置身天宫玉阙。河卵石路面晶莹闪亮,如同洗过一般。雨后太阳照射,晶莹闪亮的路面反射出的光芒穿透浓雾,浓雾的滚动似乎仙女在舞蹈,一幅天上人间。红园人说,石路是红园人的脊骨,红园人世代保护,是坚强不息的象征。

六、摆茶俗

元顺帝1333-1368年间,余姓族人入迁红园篾竹里,带来了“摆茶”习俗。说是摆茶也是喝茶。但含义不一样,不只是清凉止喝,而且具有社会调解功能。但用碗不用杯,在大桌上,没有像喝功夫茶那种品茗的繁文缛节,随到随坐。乡村的男人劳力耕作山田之间,女人在家操家务。在婆媳、妯娌、邻里等矛盾一经发生,村民就自觉通过摆茶方式调解。摆茶时,桌上放些酸枣糕、瓜子、花生等农村特产小吃。然后摆茶者拿出传统手工茶,大家围在一起喝茶议事,摆茶者还有喝词吟唱,生动活泼。最显著的特点是,只准女姓入席,不准男姓参加,在不知不觉中把矛盾解决,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目前,摆茶习俗已成为一种自发的特殊社交方式,已列入武夷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纸槽

红园毛竹资源丰富,且山谷溪流众多,是造纸的好地方。古时,竹浆是造纸的主要原料,红园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下山村兴办许多纸槽,繁荣一时。据史料记载:在辉煌时期,红园纸楼槽436张,年产纸26万捆,计3亿张。主要销往山东、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等处。传说,陆游在主持冲佑观时,一代理学宗师朱熹还赠送红园产的纸被给陆游,为红园造纸写下光辉的文学篇章。陆游《谢朱无晦寄纸被》诗一首表示感谢:“木枕藜床席见经,卧看飘雪入窗棂。布裘纸被无相似,只见高人为作铭”。诗中的纸被被就产于红园,可见红园在宋朝就名扬天下。

红园下山村傍边在一个很大石头,这个大石头躺在一块平地上不知沉睡了多少年,也许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存在。但一直相信自身价值,认为自己是一块金子,坚定信念,坚守阵地,从不挪动,在风吹雨打中磨炼,在日晒闪电中发光。2015年的春天,来了一群人,刻上“中国传统村落红园下山村”十一个红色大字。从此红园下山村的掀开红布,露头美貌的身姿,亭亭玉立着,迎接远方的客人。

 

如今的红园下山村,不再沉寂,薄雾笼罩的山谷沟壑已经苏醒,红园人小心呵护,利用古村落的优惠政策,使这个一川远汇山溪水,千峰深围四面山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朝着美丽老区新农村的步子迈进。

 

            武夷山市民政局  汪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