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中科院院士莅临惠安革命老区村参观考察张文裕故居

日期:2016/5/5        来源:泉州惠安县老促会        点击数:

中科院院士莅临惠安革命老区村参观考察张文裕故居

 

412日上午,在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的陪同下,莅泉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五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的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智宏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往惠安县涂寨镇新亭革命老区村参观考察张文裕、王承书夫妻院士故居纪念馆。

在惠安县副县长许贞丽、王也夫、县科协主席谢福杉、涂寨镇党委书记王德法、镇长雷小全的陪同下,以北京大学原校长院士许智宏为首的中科院院士一行,踏入了古香古色的张文裕故居,在具有闽南古民居特色的三间张大九架后厢房里,细细品位着这位蜚声国际的高能物理学奠基人,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民居的沧桑和其主人张文裕光辉的一生交相辉映,给院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考察后,许智宏院士建议惠安县应该更加广泛搜集张文裕的资料,充实和完善正在筹建的张文裕科谱馆。他说:“在全国青少年当中,张文裕是非常好的典型。为什么呢?他为国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想应该要好好地保存,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光对你们本地,对全国青少年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好的事情。现在全国还有很多分散的资料,北大、清华,包括青海原子弹基地,可以跟这些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跟这些单位联系一下,将他的资料尽可能完整地收集过来。”

张文裕故居位于涂寨镇新亭革命老区村宫后自然村,建于1927年间,为闽南特色古民居,砖木石结构。古居前方与文笔山遥遥相对,近临蔗潭溪。张文裕先生出生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200812月,涂寨镇成立了“历史名人张文裕故居修缮委员会”,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荣春、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庄晏成、原泉州市人大主任涂瑞南、原惠安县人大主任王春来等省、市、县老领导任顾问,惠安县慈善总会会长陈清发任主任。经过几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故居的修葺和纪念馆的创建已取得可喜的成果,至今先后完成故居原貌修葺,动迁拆除周边4座旧屋。铺砌800平方米的张文裕广场。广场上树立张文裕、王承书两个石雕像,一方旗杆。广场西侧树立一个20米长的不锈钢《泉州市院士科普》宣传栏,东南侧兴建捐资荣誉大匾牌,广场的南侧兴建一座石结构“夫妻院士桥”,横跨蔗潭溪直通水泥公路。故居东侧已拆旧祖厝和拆迁碉堡式厕所十几座并整理了使用场地2000多平方米,正在筹划兴建张文裕、王承书夫妻科普馆,将把泉州藉所有的院士,大家事迹展现一堂,届时张文裕故居将翻开新的一页。

张文裕,王承书夫妇两院士一生献身科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分别于1957年和1981年被聘为中科院院士,他俩一生所执着的是振兴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为国家核物理研究、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发射立下殊勋。张文裕先生作为中国科学界的巨子大家,早已名扬海内外,成为国家一笔宝贵资源无价财富,他是中国的骄傲,福建的荣光,泉州的品牌,惠安的名片,也是新亭革命老区村走出去的科学家。为弘扬和纪念他们对国家科研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惠安县正在筹建张文裕科谱馆,用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激励惠安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兴国。

此次,中科院院士一行能来惠安新亭革命老区村,是惠安历史上光荣的一页,她记截着科学家张文裕、王承书夫妇必将影响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必将辉耀千秋!

(惠安县老促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