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5年

谁来关爱老区留守老人

日期:2015/12/18        来源:泉州市老促会        点击数:

谁来关爱老区留守老人

德化县老促会

 

德化地处戴云山麓,素有闽中屋脊之称,全县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2.9万,属地广人稀的山区县。德化自1927年建立中共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德化支部以来,一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是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县。2014年被中央认定为“视同苏区县”,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享受执行西部优惠政策。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享有世界瓷都之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大城关战略决策的实施,德化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迅速发展,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致使不少乡村成为空壳村。城镇与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空巢留守老人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留守老人分布状况

德化全县户籍人口32.9万多人,在城关的龙浔、浔中两镇常住的人口达20万人以上,在县域以外务工的人口4万多人,剩余的 78万人居住在城关以外16个乡镇的广阔乡村,这些人绝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如:南埕镇许厝村,距县城45公里,距镇区15公里。全村262992人,现常住在本村的人口仅12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9个,占常住人口的64.75%;连山村户籍人口1983人,现常住在本村的仅2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   人,占常住人的 %;水口镇久住村后田角落两个生产组,户籍人口600多人,现常住在本村的仅40多人,占常住人口的   %,其中80岁以上有近20人;杨梅乡杨梅村的一个原有300多人的生产组,现常住在本村的仅4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   人,占常住人的 %;大铭乡户籍人口6368人,常住在本乡的人口仅8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   人,占常住人的   %。由此可见现在农村留守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临诸多困难

目前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3783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11.5%。因为城里无房可住,房租贵租不起房,或因住不惯套房等原因只能在老家坚持留守的有3万人左右,约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79.3%。留守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一)经济困难。我县多数老区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财收入少,大多属空壳村。留守老人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养老和提供生活照料。70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尚能依靠自身劳动所得来维持基本的温饱,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自养能力差,特别是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基本丧失自养能力。子女进城打工,收入不高,生儿育女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扣除交房租、水、电费、子女学费、伙食费,所剩无几,赡养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老年人的口粮款、社保、医保缴费由子女均摊外,几乎没有零花钱,生活较为困难。

(二)生活上诸多不便

村里没有米店。多数留守老人,由于老年人多病,不能种田,只能去买粮吃,村里没有米店,要到乡镇所在地或县城购买,非常不便,有时接济不上,要借粮度日。

村里没有理发店。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没有理发店,要理个头就要进城,只能几个月或者半年进城理一次发。

遇到急重病就医困难。由于老区村地处偏远,居住分散,通讯不畅,交通不便,多数行政村没有通班车,如遇急病或重病,只能从城里租车将病人接到县里的医院就治。

有不少老区老人居住在远离村部的自然角落,单家独户,如遇到干旱,就要断水。有时电线线路出故障,没有电工维修,照明困难,几天用不上电。不少村没有有线电视,有的几乎看不到电视,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孤独、寂寞、沮丧的心理状态。

三、关爱留守老人的几点建议

1、要把为留守老人服务列入村委会工作主要职责之一。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的必然要求。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总人口的14%以上。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2%,我县的老年化率达11%以上,且呈加速趋势。目前全县3.7万多的老年人,70%以上是农村留守老年人,因此,老年工作理应成为村两委重要工作和服务的主要对象。二是执行相关法律的必然要求。201371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7条第3款规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提倡鼓励为老年人服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此可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指出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就是指村民委员会。各地的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责。但是2000728日通过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第五条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十二项,没有明确规定“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责,建议尽快修订把“为老年人服务”列为村委会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村两委成员必须建立挂钩联系老年人制度,及时了解老年人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在外地的子女亲属情况,加强联系沟通,努力为留守老人排忧解难。

2、要发挥好村级老年协会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依托老年协会开展服务老年人活动,大力倡导邻里老人互帮互助。建议县财政拿出部分经费支持村级老年协会开展活动。

3、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救助体系。当前,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对化解留守老人所遭遇的养老问题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问题是未对老年人进行区分对待,对于高龄、失能半失能留守老人应做出有针对性的特殊制度安排,在现有制度体系下探索建立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经济困难家庭老人的福利补贴。

4、发展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促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扩大县城老年公寓规模,将其列入“十三·五”规划。现在诗墩老年人公寓只有200多个床位,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入住老年人的要求。建议集中财力,在现有老年公寓原址上扩建,增加床位,提高入住率。同时要对现有老年公寓加强和改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入住老人和亲属满意。

5、对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的有关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