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5年

玉斗镇薄弱村整顿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15/10/23        来源:泉州市老促会        点击数:

玉斗镇薄弱村整顿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永春县玉斗镇党委书记   颜全胜

 

玉斗镇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基地,是永春佛手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单位之一。地处永春县西南部,离县城40公里,是永春县革命老区镇、教育名镇、农业重镇。全镇面积5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7亩,山地57620亩,设9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落,共有5900户,21000多人,是永春县内半县人口最多的乡镇。受山区条件及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制约,玉斗镇仍然有部分经济基础差、工作落实难、作用发挥软、战斗能力弱的薄弱村。近年来,我们立足实际,把云台村、新珩村、白珩村、炉地村作为重点整顿转化对象,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路径探索,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也总结出一些成功经验。

一、问题导向

1、班子战斗力比较薄弱。一方面,村级班子“双强双带”能力较弱,多数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亟待加强,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勇于开拓的“经济能人”较少,有些党员干部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致富无门,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许多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素质不高,村干部后继乏人。

2、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有的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信息不灵,招商引资先天不足,村级缺乏支柱产业,群众增收缓慢、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有的村交通比较便利,农业结构调整比较好,群众收入较高,但是村集体缺乏有效的经营性服务手段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导致集体收入匮乏。

3、产业带动效益不明显。玉斗镇是茶叶大镇,茶产业是很多村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全镇有大小茶叶加工厂1000多家,但是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效益低下,加上近几年茶叶市场低迷,茶农收入减少,导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减退。

4、村居环境问题较突出。由于村民长久的生产、生活习惯,对保护和美化村居环境的意识弱,一些薄弱村乱搭乱建现象突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二、路径探索

路径一:注重选优配强抓队伍,强化班子建设。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对不健全不团结、群众满意率低、存在严重问题或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和多年没有起色的基层党组织班子进行组织调整;对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素质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村级班子成员,加强教育培训,促其尽快整改提高。在班子调整中,把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注重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配齐后,按照分层负责、分类组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党员干部全员培训,努力提升“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的能力。以新珩村为例,在积极推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制度的同时,尝试实行村主干一肩挑”,在薄弱村整顿转化过程中,村级“一把手”充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路径二:围绕扶贫攻坚抓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省、市、县扶贫开发优惠政策,成功争取云台村省级帮扶、新珩村和炉地村列为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扶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薄弱村整顿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云台村为例,在各级各部门领导支持下,三年来策划并落实帮扶项目33个,除全面完成三年规划的10个项目外,新增23个;共筹集帮扶资金1188万元,并通过带动群众投工投劳、引导企业投资等共完成各类总投资近3000万元。村民收入实现翻番,村财常年性收入达20万元。成功将昔日的“后进村”、“五无村”建设成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泉州市级生态村、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以白珩村为例,以双增收为目标,结合既定帮扶项目,实施三项强村富民措施,清理旧的集体资产。对原村小水电承包欠款进行催收,对废弃村集体茶园重新发包,增加村财收入1.4万元。引导群众利用废弃芦柑园种植雷竹、桂花、彬木,发展生态茶园,有效化解芦柑黄龙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抓好饮水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村口景观及村道沿线美化绿化、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变村容村貌。以炉地村为例,投入338万,对通村公路拓宽改造,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为茶叶销售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同时,投入5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投入15万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投入53万元建设通往炉地寨水尾桥,投入资金16万建设水渠排洪沟,投入48万元建设饮水工程,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用乡村“清新指数”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路径三:致力茶叶产业抓提升,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发挥产业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薄弱村整顿转化提供产业支撑。一是强服务,打品牌。积极做好春茶交易的服务工作,平整停车场,免费提供水电,增加值班人员维持交通及交易秩序,为茶农茶商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充分发挥云台村、炉地村、白珩村等茶叶专业合作社及茶叶、茶农协会示范作用,引导茶产业抱团发展。去年成功举办秋季佛手茶王大奖赛系列活动,并结合产销形势,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茶农们种茶、制茶、品茶、卖茶能力。今年成功举办佛手茶宣传标语网络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近10个省份数百条标语,利用网络放大效应,不仅丰富了佛手茶文化内涵,也为打响永春佛手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依托“万品春”品牌,以统一战线助推电子商务发展为契机,鼓励引导茶农向茶商转变,建立网络销售示范点15家。二是搭平台,促抱团。以云台村为例,该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2012年秋季运行以来,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果。20138月,我们在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将党小组建立到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骨干党员的引领作用,从发展生产的角度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在生产上积极帮助合作社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起统一茶园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加工制作、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的运作模式,促进茶产业提档升级。合作社党支部建立后,当季生产毛茶1万多斤,产值100多万元,均价100多元,是市场价格的一倍多,社员平均增收1万多元。

路径四:紧扣宜居行动抓落实,做美村居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我们把宜居行动作为薄弱村整顿转化的亮点来抓,在云台村、白珩村镇级试点的基础上,全域铺开,进一步提升内涵品位,展现宜居魅力。一是规划先行,提升品位。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公司对镇内主要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镇人大代表、镇老人协会代表、村民代表对该方案进行讨论审定。二是试点带动,全域铺开。按照“点线连片”的工作思路,以白珩村、玉斗镇区为示范点,以省道306沿线5个村为重点,其他各村确定一个重点整治角落,在全镇范围内连片整治,组织大规模两违整治行动,动员党员干部先拆,再引导群众自行拆除。一年来完成新房美化89栋,面积5048㎡,完成裸房装修69栋,面积5366㎡,完成古厝修缮2栋,面积1200㎡,完成危房拆除20栋,面积4000㎡,完成违建拆除7000㎡。三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重点整治省道306线白珩村弯田角落,着力打造玉斗东大门形象。目前区域内铁皮屋全部拆除完毕,裸房全部搭架装修,广告牌制作、路灯安装、人行道铺设、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全面完工。立足茶乡特色,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在白珩村打造佛手茶文化一条街,不仅丰富了佛手茶文化内涵,也为打响永春佛手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抓好镇区示范点建设,在全面拆除铁皮屋的基础上将统一各个店面广告装潢,安装路灯108盏。四是常态管理,美化茶乡。继续实行全镇环卫垃圾由保洁公司统一转运、清理的运作机制,进一步配备配齐卫生保洁设施,增加保洁投入,完善环卫队伍,切实做好常规保洁工作,茶乡环境焕然一新。

三、经验启示

1、扶贫先扶志。软弱贫困并不可怕,最怕的思想贫乏,没有志气。针对一些薄弱村的村干部思想守旧,怕风险怕受累,只看到满眼的挑战,却看不到总体形势有利的一面,看不到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提倡“弱鸟先飞”、“滴水石穿”的意识,充分发扬村干部的首创精神,引导经济薄弱村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等、靠、要”等陈腐思想,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敢于面对困难、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引导村干部强化学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这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根本和灵魂,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高新的技术增长才干。其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外面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激发创业致富的热情。

2、强村先强队。班子强,村就强。改变薄弱村面貌,最核心的是建强村级班子队伍,抓强支部带头人。因此,要把抓班子、育队伍作为总抓手,整训结合立规则,提升素质增合力。一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在村级换届中全面推行候选人素质审查、创业承诺制,对候选人的年龄、文化、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把关。同时,突出群众公认原则,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实行“两推一选”,筛选一批条件具备的村试行“公推直选”,对村支书和支部委员的候选人实行村民和党员公推,把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递进培养”工程,把村民中威信高、收入高的“双高”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中既会带头致富又能带领致富的“双带”型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中政治素质强、发展经济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

3、办事先立制。按照“树起一个,辐射一片”的思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经济发展、班子建设、人员管理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好的村作为示范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经济薄弱村向他们学习好做法、好思路,立足实际,制定本村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坚持用制度约束干部、用规范管理干部,着眼于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以及村级财务代理“三项制度”建设,做到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对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表现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及适度奖励,在村“两委”干部中形成学典型、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发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更好地发挥领导带动作用。

4、发展先谋路。在薄弱村整顿转化中,村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想增加村集体收入就必须找好发展的路子,路子对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培植经济薄弱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符合村情民意,注重发挥优势,做到因村制宜。致富的路子千万条,就看会找不会找,找到了又能否百折不挠地走下去。无论什么样的经济薄弱村都存在自己的优势,没有资源优势可以发挥地理优势,没有地理优势可以发挥人才优势。近年来,玉斗镇依托“农业大镇”的实际,将工作思路上做了深入调整,确定了“做强做大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在白珩村建立高山大棚蔬菜基地,在云台村建立名优水果园基地,在红山村建立生姜基地,在炉地村建立生态茶园基地等,通过“一村一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逐步摆脱经济薄弱村的困境。

5、富民先惠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更多注意力和财力用在民生上,积极争取惠民、利民政策,让民生红利惠及更多百姓。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宜居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玉斗镇3个省、市扶贫村结合不同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村级财源建设、“清新桃源·宜居永春”及旧村复垦工作等政策红利,建设了一系列民生项目,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玉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