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赤石暴动祭

日期:2015/9/10        来源:南平武夷山市老区办        点击数:

赤石暴动祭

 

 

 

丹霞的地貌是红色的,革命的旗帜是赤色的。

七十三年前的七十三位暴动勇士为冲国民党顽固派的牢笼,英勇壮烈牺牲。烈士的鲜血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红色的地貌变成一面赤色的旗帜。从此,奠定了赤石在武夷山革命史上的地位。

为规避炎热的日晒,在一个清凉夏日的早晨,我前往赤石暴动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到了陵园在门口,石碑牌坊顶端七个银粉色镏金大字:“赤石暴动纪念园”,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万丈光芒,如同烈士的精神照耀千秋。

走进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幅幅场景、一段段文字向我们昭示,新四军将士在前方战场浴血抗日,却被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千古奇冤,同室操戈”的“皖南事变”的历史悲剧而愤恨。也告诉人们,因“皖南事变”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将士为了尽早奔赴抗日战场在狱中与敌人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人间地狱磨灭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反而更加锻炼革命者的坚定斗志,积极寻找有利时机暴动突围。

在向福建崇安的转移途中,上饶集中营第六中队秘密成立的党支部,作为暴动的领导机构。党支部积极研究对策,应对不断变化的局势,伺机寻找暴动的有利时机,不断积蓄暴动能量。617日,在赤石渡口的崇阳溪水面上,一艘艘竹排有序地划向对岸,看似风平浪静,水波不惊。暴动总指挥哼着一曲“黎明进行曲”,随手脱下帽子,把手一挥“同志们,冲啊”,积蓄的巨大能量释放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爆发了。

国民党顽固派不甘心失败,619日,丧心病狂地对尚未脱离虎口的新四军将士押赴距赤石不远的虎山庙实行集体大屠杀。殷红的血迹一滴一滴地浸染着赤石这片土地。

烈士长眠,伟岸的身躯倒下了,但革命的旗帜仍然在中国大地迎风飘扬,因为,前方的抗战在继续。

赤石暴动丰富了武夷山革命史,增添波澜壮阔的革命风云,被党史专家称为:我军暴动史上一次伟大创举。

武夷山人民热爱党,对党领导的新四军有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早在19382月初,就有近800名武夷山人参加新四军,在江西铅山石塘改编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五团营级以下军官大都是武夷山人。2月底,新四军崇安留守处在坑口成立,武夷山人汪林兴担任留守处副主任。留守处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和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从这个窗口武夷山人认识到新四军是值得拥护、爱戴的人民军队。赤石暴动成功突围的人在天黑的傍晚望着茫茫山川不知所措如何行走时,武夷山人民勇敢地站起来,积极接应,把他们带到一个又一个安全地带,好让他们寻找地方党组织和重返抗日战场。活动在武夷山境内的福建省委也派人寻找赤石暴动成功突围的新四军将士,在江西禹溪的一个香菇棚里召开联欢大会,欢迎他们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尔后,以此为基础组建抗日游击队,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烈士陵园右侧的广场有一个1956年建造的大理石屏风,这堵大理石屏风不但材质好,而且工艺技术高,是烈士陵园的镇陵之宝。因为它代表一段革命历史,是红色文化的象征。屏风的正面书写“赤石暴动烈士墓”七个红色大字,反面记叙赤石暴动的简要经过以及雕刻七十三位烈士英名。站在屏风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七十三位烈士来自不同地方,有海外华侨、有夫妻、有姐弟、有的甚至放弃富裕的家庭生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可是,他们没有牺牲在抗日的战场,却被自己同胞屠杀,这是民族的悲剧、国家的悲剧。

在烈士陵园东部有一座圆形陵墓,里面埋着七十三位烈士的忠骨。战场上共同杀敌,监狱里共同斗争,最后来到陵墓里共同相聚,欢庆打败日本侵略者,欢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我俯身贴耳墓碑,仿佛听到烈士们的举杯庆贺声音。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是武夷山人民的宝贵革命资源。 195112月,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编剧的《上饶集中营》电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许多赤石暴动的内容,就是在赤石的崇阳溪面和古街上取景的。这部电影在全国上影后,一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赤石也随之名声大增。

    赤石暴动是一个绝好的革命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195612月开始建设赤石暴动烈士陵园,1961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重建。1990年,省政府又将它列入首批全省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发改委公布为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和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名录,2007年,被确定为省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5月,武夷山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后,为发展红色旅游和发挥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012年投入2600万元再一次扩建,历时三年,于201471日全面建成免费对外开放。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瞻仰赤石暴动烈士陵墓,祭奠抗日先烈的英灵,一一默念七十三位烈士的英名,更有一番意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牢记历史不是记恨历史,不是被历史所束缚,而是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籍此激励我们去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武夷山市民政局(老区办) 汪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