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故里展新颜
日期:2015/7/27  来源:本站  点击数:
将军故里展新颜
钟巨藩文∕图
上杭县稔田镇连四村是一个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小山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是被誉为“游击大王”、“常胜将军”,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福建省军区司令的刘永生将军的故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区,该村的严坑革命基点村是从上海到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一个地下交通站,是瞿秋白、周恩来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从上海辗转进入中央苏区的重要一站;严坑和葛斜、白砂炉、大水源等地的群众负责运输任务,把中央苏区采办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挑运到上杭的太拔、茶地、白砂等地的交通站。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严坑曾经是闽西军政委员会的所在地,曾经救治过在1935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负伤的中共一大代表、时任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长的陈潭秋。抗日战争时期,严坑曾经是新四军后方留守分处的所在地。
连四村位于稔田镇东南,地处边远山区,四周山岭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民勤俗美,物产丰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下,人民生活却苦不堪言,当地客家山歌“想起冇钱会发癫,讲起豪绅心就煎;勾结官僚派军饷,要派五百派一千。”“农民负担重如山,军阀豪绅剥削残;一年预收十年税,血泪流尽骨髓干。”是贫苦农民生活的真实反映。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心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老区人民,拨款扶助恢复生产建设家园。在严坑革命基点村兴建楼房安置遭受国民党反动派野蛮摧残居无住所的烈军属村民,刘永生将军以“永远太平,安居乐业”之意将新楼命名为—永安楼。党和政府从各方面帮助连四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但由于连四村地处边远山区,地形分散,山多田少,经济来源主要靠山,而且全村园墩塘、上斜、葛斜、白砂炉、大水源、三帽石、严坑等7个自然村分布在该村33平方公里的大山岙中,最远的三帽石离村部园墩塘有10多里路。村里要开个会都不容易,群众更是致富难、上学难、求医难……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连四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村党支部创建“群众有困难找党员,党员有困难找支部,支部有困难找党委”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获得“计生合格村”、“信用合格村”、“平安和谐村”、“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受到上级的重视和关注。2013年被上杭县委、县政府确定为“4+5·美丽上杭”新农村党建纵横示范点,2014年被福建省住建厅列为“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村、省老区扶贫办定为造福工程示范村。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编制一个规划,建成一个生态居住小区,完善一批基础设施,打造一个红色生态旅游景点,做强一批富农产业,培育一个党建综合试点。
该村聘请金山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连四百户新村村庄规划》,对连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布局、房屋设计、立面改造、景观建设、河道整治、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为了减少分散安置基础设施的投入,回应群众要求集中安置的关切,连四人利用危房改造、造福工程等政策,在充分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在村部园墩塘规划了1.41万平方米土地建设106户用于安置边远自然村群众的安置。积极打造宜居环境,按政策规定分类处理养猪场,拆除违章搭建、危旧房屋,整治破败空心房,清理疏浚河道,建设村内垃圾填埋场和简易焚烧炉,聘请保洁员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完成园墩塘至严坑3.8公里道路拓宽硬化,完成安置区内基础设施和园墩塘防洪提、村庄给排水、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将军公园等设施。以刘永生将军故居为核心,完成闽西军政委员会旧址修复和红色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和严坑40亩旧村复垦工程。实施“五千百万工程”(即建立千亩红肉蜜柚基地、千亩丰产毛竹基地、千亩名贵药材基地、千群蜜蜂养殖基地、千亩珍贵淡水鱼养殖基地,百万石潭鸡养殖基地),现在已种植红肉蜜柚700余亩、毛竹2000多亩、名贵药材500余亩、养殖蜜蜂1000多群、淡水鱼2000余亩、石潭鸡42万羽,成立了丰连农场和连四养蜂协会,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真正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连四村在党建工作上,坚持抓好阵地建设,初步完成村部建设“五位一体”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区域划分;坚持抓好班子建设,结合“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活动的开展,组织学习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实行“培养一批、成长一批、带动一批”的滚动模式,村“两委”班子成员创业致富初见成效;坚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党员信息库,开展党员创业就业、增收办法和困难党员的调查统计,组织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为建设“美丽连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图一:刘永生将军故里
图二:修葺一新的闽西军政委员会旧址
图三:美丽的连四村
图四:连四村的红肉蜜柚
作者系上杭县政协退休干部
地址:上杭县松园路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