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09年

福安市、镇老促会挂点帮扶观里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日期:2010/12/29        来源:本站        点击数:

福安市、镇老促会挂点

帮扶观里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观里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西部半山区,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5公里,海拔80米,是甘棠镇十一个老区基点行政村之一。有四个自然村组成,现有3801506人,分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18亩,农地面积213亩,茶园面积356亩,林地面积4000多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观里村曾经是闽东苏区安德县苏维埃政府和下南区苏维埃政府驻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曾志、阮英平等许多革命同志曾在这片热土上留下历史的足迹,为革命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随着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观里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观里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级经济稳步增长,茶、果、林、茶苗、生姜、蔬菜等多种经营生产全面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广大村民继承革命光荣历史、发展经济,建设老区。通过革命老区纪念园林的建设,更加丰润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观里村原来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基础,2004年前人均年收入不上2000元,跃到现有人均年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三年来在市、镇两级老促会的挂点帮扶下,筹资200万元,大力进行新村建设,积极谋求发展路子,拟定促进发展的工作计划:一是寻求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经营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引进项目落户,拓开发展途径,结合宁德市500KV电力开关站重点项目在观里建设的契机,搞好村级主干道和南溪大桥建设的计划落实。三是发挥老区的优势,争取各方面支持,逐步搞好人饮工程,村委办公楼、教学楼扩建,村内水泥路、河桥以及老区纪念园主体工程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围绕这个总体规划目标。三年多来,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老区精神永放光芒

该村土地革命时期是闽东苏维埃政权最早建立的安德县边区苏维埃政权之一。辖有福安、宁德、周宁三县十个边区区委,范围很大、时间很长、功绩卓著。从19341月中共安德县委成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前后有八任县委书记(五任书记均已英勇牺牲评为烈士)。首任书记阮英平、二任书记叶秀蕃均是闽东苏区的领导人。叶秀蕃同志1935年牺牲,阮英平同叶飞等于19382月率领闽东红军北上抗日,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任副团长,1947年党中央派阮英平回福建任省委军事部长兼闽东地委书记,领导革命斗争,不幸于1948年牺牲于宁德。新建的安德县苏区纪念园,座落在观里村前的一块小山包上,占地3000平方,期间有大理石纪念亭、纪念碑、鱼池假山。蹊径纵横、花草树木、万紫千红、郁郁葱葱。还有纪念碑座叠立瓷砖铺设,水泥仿古木藤蔓支架等,别具园林风格。园内有健身活动设施,可供休闲活动游览和革命传统教育。整个纪念园与村委楼,新僻村内桥梁道路,与新建村民红砖房连成一体,掩映一幅新村的图景。

()村内经济较大发展

其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苗、生姜特色产品种植和规模生产,仅茶苗种植一项生产面积超过400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再加上水稻、茶叶、果蔬生产,全年农业总产值超过1500万元;今年还新种植毛竹生产基地120亩。其二,富余劳力输出直接增加经济收入,全村120多人参与经商、务工,大部分成为沿海船舶修造企业的农民工主力军,每人平均月收入2600元以上。其三,家庭畜牧业生产呈稳定局面,年出栏生猪300多头,放养蛋鸭10000多只,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比2004翻了一番以上。同时村级开办了机砖厂、茶叶初制厂,年加工生产毛茶2000担。村级集体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村财集体资产达到100多万元。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三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极大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①投资4万多元,兴建了一座自来水蓄水塔和管道,解决了饮用水卫生问题。②投资3万多元修建了章后和岚边路桥,解决了自然村之间的交通便捷。③投资4.5万元拓宽改造红桥下自然村路和村内道路硬化建设0.5公里,④投资22万元兴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楼,06年投入使用,解决了长期无址办公问题。⑤投入17万多元兴建小学第三层数学楼,并进行全面装修,07年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⑥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观里老区纪念园”,现已完成整体工程和绿化建设。⑦2008年还投入25万元拓宽村级主干道1.8公里,并进行了硬化建设。⑧完成了需要投资百万元的南溪大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善了观里村交通网络。以上八项实事工程的全面落实,整体改善老区基点村的面貌,提升了观里老区的知名度,坚定了老区人民追赶美好明天的步伐。

()文明建设和谐社会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村民弘扬革命传统,树立老区基点村的文明风尚。禁赌、禁毒,搞好社会治安,并抓好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建立教育奖励制度,对录取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300元。这几年高考录取生逐年增多,仅2008年考上大学的就有16名,培养和造就老区人才,使之具有新观念高起点,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福安市老促会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