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4年

沙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日期:2014/9/24        来源:三明市老区办        点击数:

沙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农村中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原中央苏区县的沙县县委、县政府重视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通过宣传引导、培育示范、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有力地促进全县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今年9月上旬,沙县老促会深入211街道对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对策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家庭农场发展出现良好势头

家庭农场是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鲜事物,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沙县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持农户选准项目发展家庭农场。目前,全县已发展家庭农场107家(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经营范围涵盖茶果、蔬菜、稻米、食用菌、花卉苗木、禽畜养殖、农机服务等特色主导产业。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土地流转是基础

家庭农场要规模化经营,必须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一是要求土地流转必须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二是根据种植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三是要求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如高桥镇官庄村海泉家庭农场,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60亩,因种植品种是甜玉米,玉米根系发达,要求疏松的淤积土壤,该地靠河边,水源充足,便于抽水喷灌。富口镇延溪村祖鼎家庭农场,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48亩,种植槟榔竽。槟榔竽是块根作物,要求沙质土壤。该农场流转来的土地正好是沙质土,适宜种植槟榔竽。

㈡选准项目是关键

选准项目是决定家庭农场成败的关键。一是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项目;二是要选用良种,发挥良种优势,选用抗病虫力强、产量高、品种好的良种;三是产品要有市场、有销路。如富口镇延溪村家庭农场主魏祖鼎,他15岁开始种田,种植过水稻、玉米、烟叶、柑桔,制过种、养过鱼,因市场因素的影响,年纯收入只34万元。后来,他深入市场考察,发现槟榔竽有市场、有销路,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也适宜。于是,他从2012年种植槟榔竽163亩,玉米33亩,蔬菜52亩,年产值110万元,年利润20多万元。

㈢循环发展促增收

家庭农场要增产增效,有条件的应走循环发展之路。资源循环利用既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能环保。如郑湖乡徐墩红柚家庭农场,用地100亩,养蛋鸭5000只,后备鸭4000只,日均产蛋4000个,产品热销三明、南平等地市场,供不应求。淡水养殖用地25亩,年产草鱼、鲢鱼、鲫鱼5000尾。他善于变废为宝,利用鸭粪作为养鱼的饲料。同时,利用鸭粪种植红柚、套种西瓜、蔬菜30亩,以短养长。2013年经营收入128万元,年利润21.5万元。

㈣机械作业增效率

要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必须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如高桥镇海泉家庭农场,种植玉米260米,土豆130亩。该农场购置播种机、收获机、装载机、旋耕机、喷雾机、拖拉机等农机具12台,固定资产达60多万元,实现从耕种到收储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去年产值135万元,年纯收入30多万元。

二、存在问题

沙县家庭农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层次不高,管理不够规范,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人才少;市场信息短缺,资金不足、贷款难;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差;家庭农场因他方因素造成重大损失,要求理赔补偿理直气不壮,不能及时解决。如凤岗街道常乐家庭农场,于2014819日遭遇洪水灾害,冲毁养殖基地,毁坏菇棚,冲毁生产设备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市重点工程机场的建设工地两个排水口的大量雨水泥沙冲入该农场造成的。三、今后发展建议

㈠用好用活已出台的惠农政策

沙县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家庭农场高度重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2014]11号文件印发《沙县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一是要求家庭农场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申领营业执照;二是每年重点培育3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起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从2014年起,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20万元家庭农场专项扶持资金,对每个县级示范场扶持资金3万元;四是金融机构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家庭农场授信额度贷款;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家庭农场贴息贷款等。对于上述惠农政策,各地家庭农场主必须用活、用足现有的惠农政策,给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促进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

㈡建立农业保险,提高抗灾保障

家庭农场主要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很难承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冲击,一旦出现险情,就会造成巨大损失,难以恢复生产,为此,建议保险部门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保障。

㈢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资金历来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搭建融资平台,整合部门资金。一是用好、用足县政府出台的专项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二是用好、用活土地信托风险金和农业经营者诚信基金,确保土地信托流转后的基本收益。三是由县政府统筹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用于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的保障力度。

㈣做好配套服务,促进健康发展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农技农机、植保机防,测土施肥、新良种、新农资、仓储及加工等项提供及时、优质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福建省沙县老促会

执笔人:黄其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