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进程
日期:2014/7/7  来源:三明将乐县老促会、老区办  点击数:
将乐县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进程
近年来,中央苏区将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成立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将乐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将乐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致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怡居城市,着力抓好“四动”(坚持高位推动、做好全民发动、强化部门联动、实施项目带动),落实创建措施,以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争取中央及省上专项资金2825万元,完成漠源、万安、安仁等19个村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8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出台《将乐县农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对垃圾治理和环卫工作考评奖励,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投资1166.12万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74万亩。
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污染物减排政策。实施废水污染物减排项目9个、废气减排项目12个,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改善,大气、噪声、地表水环境质量达相应功能区要求,综合治理位居三明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近三年均位列全省前茅,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称号,今年5月18日又以“深绿一派、清新满邑”形象荣获“2014年中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第一名。
三是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2013年投资1775万元,在光明等5个乡镇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今年5月份,中央又补助古镛、水南、白莲3镇、漠源乡及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等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25.4万元,可解决5个乡镇、区32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2370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近三年辖区金溪河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森林覆盖率81.6%,自然保扩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面积占比达25.8%。
四是坚持严把经济项目准八关。积极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建设的企业项目落地,实行企业排放污染物实时监控,有14家工业企业完成清洁生产评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县已完成12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2013年新增获批省级著名商标2家、福建名牌农产品1个、有机食品1个、无公害产品2个、绿色食品1个。
五是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县13个乡镇中,万安镇已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其他12个乡镇已全部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135个行政村中已创建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村120个,占总数93.34%,创评各级环境友好型学校11所、环境友好型社区5个。
将乐县于2013年9月24日已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12月2日通过专家组复核。目前全县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全力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进程。
将乐县老促会 陈庆泉
将乐县老区办 吕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