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认真贯彻《条例》 促进老区发展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代表专题视察老区建设工作

日期:2013/11/15        来源:厦门市老促会        点击数:

 

市区两级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汇报老区建设工作情况(庄根森 摄)

     

认真贯彻《条例》 促进老区发展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代表专题视察老区建设工作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经济特区,也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为早期我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厦门革命老区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厦门也因此被誉为“福建革命的摇篮”。现有2个革命老区区,老区镇7个,基点村115个,主要集中在同安和翔安两个区。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是一块名符其实、永载历史的红土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的贯彻实施,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汀溪镇辖区内汀溪水库建成后,受益最大的是汀溪镇的老区群众,农田旱涝保收。但随着下游的同安、翔安区的经济发展。到2000年以后,政府逐步把水库水“农转非“。供应下游二个区100来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为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水库周边的百姓要退养家畜,致使老区人民收入受到影响,从2005年以后,市老促会与同安区老促会通过调查重点了解资源保护与生产发展的矛盾,多次向市、区政府建议对库区周围群众退养后,要适当给以经济补偿,老区人民在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作出牺牲和贡献,但不能让百姓吃亏。市、区政府十分重视。从2009年开始,逐步建立完善补偿机制。年初、市老促会张振福会长、蔡景祥、刘成业副会长先后到汀溪调研。群众反映,上级给予补偿得到较好的解决,基本满意,但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张振福会长向市人大常委会郑道溪主任建议,结合贯彻设施条例情况组织市代表对老区工作进行一次视察。推动《条例》实施,促进老区发展,郑主任对张会长的建议非常赞同、十分支持。并立即进行安排。20131016日,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清秋为组长,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及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首次对老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宝贵、市民政局、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农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园林局,同安区政府、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领导陪同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清秋率视察组来到同安区的汀溪老区镇进行视察。汀溪镇现有革命基点村8个。1924年,彭德清等率领红军二支队进入五峰、造水、汪前、半岭、大麦畲等汀溪北部革命基点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农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视察组先后实地查看了老区基点村五峰村农田水利设施、汀溪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等情况。视察组在汀溪镇政府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了厦门市政府、同安区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促进厦门市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情况、汀溪水库生态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在老区的落实情况、老区富余劳动力安置就业情况以及老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参加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2008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老区山区建设的意见》(厦委[2008]1号)文件。翻开了老区建设的新一页。厦门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3.8亿元,基本完成58个老区山区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饮水工程、排水排污、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厦门市老区山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建设项目财政补助标准》,补助资金1851万元,扶持33个“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项目。2006年开始,每年安排老区专项扶建项目资金220万元,用于改善老区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8年来,共投入扶建资金1760万元,建设项目167个。2011年以来,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老区村项目15个,投资约0.6亿元。2012年出台《同安汀溪水库水源保护区农村综合整治和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对退养村民实施经济、生态补偿和政策扶持,在全国率先实现生态补偿到个人。

参加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对近几年来厦门市、区两级政府十分重视老区建设发展,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较大,政府各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在促进老区的经济建设、农业发展、生态保护、教育文化等方面举措较多,各项工作走在全省(有的走在全国)前列,老区建设发展势头总体良好,老区居民生活条件、社会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给予充分肯定。

参加视察的市人大代表也指出了视察中发现的厦门老区建设发展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力量部署距离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形势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原始,收入不高,老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比较大;涉农部门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政策还没有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推动革命老区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同时,参加视察的市人大代表针对厦门老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老区建设发展的统筹规划。要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对我市老区发展进行统筹,提出具体规划。要对所有的老区村进行梳理,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人文情况、自然资源特点,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或发展生态旅游、或发展新兴农业,或发展其它产业,不搞一刀切。要把老区村的建设发展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老区建设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排出时间表,分批逐步逐个落实。

要继续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老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弥补历史发展欠账。老区扶贫要讲究扶持效果,不能为了扶贫而扶贫,要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从中受益。扶持项目选择不仅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扶持项目和经济建设、高优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项目要可持续发展,要打出品牌,帮助老区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政府要加大对老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力度,整合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区政府的资源优势,统筹资金安排,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切忌“撒胡椒面”,要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要加强老区农村小水利设施建设。对需修建、修缮的水利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尤其是小水库和小水利设施,要统一梳理,克服以往重大轻小,重涝轻旱的倾向,合理规划,推动建设。代表在视察中对五峰村提出的小水利的具体项目,要抓紧论证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简化小水利设施建设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要完善汀溪水库的生态补偿机制。汀溪水库的生态补偿标准要和水质保护挂钩,什么样的水质配套什么样的补偿标准,以提高村民水源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货币化补偿的基础上,要重视解决退养后村民的生活出路和劳动就业问题。

要把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政策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尤其是要把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形成的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传统发扬光大,增强全社会支持革命老区的意识,明确各方面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责任,形成推动革命老区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帮助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31028,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这次视察老区建设工作中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形成了《市人大代表视察我市老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转交市政府进行研究处理,并要求在三个月内反馈研究处理情况。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不断把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的工作推向前进,进一步加快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如期实现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早日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人大代表视察汀溪水库水源保护区(庄根森 摄)

 

王志成  庄根森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