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美丽老区村

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美丽乡村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日期:2013/11/6        来源:宁德福鼎市老促会        点击数:

 

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美丽乡村

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柏洋村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西北部,距集镇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0亩,茶果园4350亩,滩涂养殖面积800多亩。辖6个自然村、7123120人,占全村三分之二多的人口集中永和新村居住。2003年被确定为福鼎市小康建设示范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省、市“文明村”,2006年被确定为福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村之一,同年分别被中央组织部、福建省委、宁德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10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2010年以来柏洋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福建省农业银行信用村”、“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村镇”、“宁德市党建工作联系点”、“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全省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2010年9月5日习近平莅临柏洋村视察调研

 

几年来,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柏洋村发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措施;特别是宁德和福鼎市委市政府还多次在柏洋召开现场会、专题会,为柏洋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按照上级各项部署要求,我村秉持“执政为民、发展为民、建设为民、保障为民”理念,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新农村政策、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人口聚集、项目带动和农村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柏洋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4亿元,村财总收入510万元,人均纯收入16850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时任国家副主席)、原省委书记孙春兰、省委书记尤权、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柏洋村视察调研,并对我村的新农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柏洋村村委会                 柏洋村街道一角                  柏洋村街道一角                     

 

 

一、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多年来,我村始终坚持 “山海并进,工业强村”的发展路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进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铺就了村级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为改变单一的农业结构,村两委对全村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引种东魁杨梅,改良无公害茶园,养殖弹涂鱼,并号召先富起来的20多个党员干部每人挂钩帮扶2-3个对象,帮助村民发展生产。至2012年全村共发展东魁杨梅600多亩,中药材600多亩,苦柑100多亩,弹涂鱼800多亩,改良无公害茶园1500亩,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2012年全村种养业产值达1800多万元,使绝大多数农户拥有了自己的创收“基地”。

2010年引进福建大科集团柏洋生态产业园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现代种养植和休闲农业项目,规划面积达8000多亩,业已租赁3500多亩并渐次开发,现已投入50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近1300亩综合种植基地、15亩养殖基地、厂房、和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加大对福建大科柏洋生态产业园的支持与指导,专门成立大科柏洋生态产业园的工作队,为公司解决征地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努力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模式,开发形成新奇的专题旅游项目,开创全新的生态农业。

2、做大做强工业企业

抓好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我村发挥区位优势,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经济新发展。柏洋工业小区始建于2003年,通过平整高速公路弃渣地和铁路弃渣地等方式,现工业小区面积达500亩,目前共有6家企业落户柏洋工业小区,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75.6%,同2011年相比增长26.5%

抓好企业改造,推进农民群众增收。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式需求,致力推进企业技改创新,鼓励村民股份制企业——福建华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实施技改项目,其共投资6000万元,使企业规模、产品档次、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望使原来5000万产值达到3亿,创造了返乡企业的新模式。目前全村有13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转岗就业,月平均工资达2500元,有83户成了工商个体户、专业户和民营企业主,有100多户村民实现了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如今一条“山海并举,工业富村”的路子是越走越宽,有力地推动了小康村的全面发展。

  

 

柏洋村廉政教育基地               柏洋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            柏洋村文化长廊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村庄稳步改造,加快新农村建设前进步伐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柏洋村紧紧抓住福宁高速公路动工建设及“造福工程”的有利契机,将8个“五不通”的自然村群众搬迁安置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的住宅小区“永和新村”。2010年以来,我村投入180多万元实施巨洋、岭坪机耕路硬化;投入30万元将永加岗自然村和田头自然村道路硬化,方便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投入120万元把永和新村至柏洋工业小区大道从原有的5拓宽到7、路肩绿化、路灯架设,总计2.2公里;投入50多万元实施新村路灯改造项目,补助村民进行外墙立面装修,设立垃圾堆放点,完善新村路网建设,使新村更加彰显出新、绿、亮、洁的新面貌。

20105月,我村还抓住国家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动工兴建全省首个“孝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占地30多亩,历时2年耗资200多万,是一座集孝德教育、敬老养老示范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公园还完善了我村的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设施配套,为全村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实施永和新村二期建设,村集体投入1000多万,新规划了80亩土地,建设连体别墅120户,解决村民550人的搬迁问题,以进一步实现农村“人口居住集中化”。新村二期还规划兴建农贸综合市场、百货超市、文化中心、核电营地、人民广场、客运站、物流中心、幼儿园等项目,目前,由村委会投资380多万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柏洋中心幼儿园已经建设完成,于20139月开始正式招生;投资5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亩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以及投资680多万元、占地面积4.5亩的柏洋文化中心的建设现都已进入扫尾阶段。

  

 

柏洋村孝文化主题公园                柏洋村休闲娱乐一角                  柏洋互通口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惠民富民工程

为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困难救助体系,投资150多万元,兴建930平方米的孤寡老人安置点和1800平方米的老人和谐公寓,对全村2641位低保对象及孤寡老人进行集中安置,并为每户配置家具厨具及日常生活用品。由村集体出资,承担了所有村民的“新农合”、人身意外保险和16岁至59岁村民的“新农保”费用,为846人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给两女结扎户一次性补助1000元,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设立柏洋村党员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60岁以上党员每月发放160元的生活补贴和党龄为15年以上每月50元的补助。成立以来,共帮助72户特困群众甩掉贫困帽子,解决2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资金困难等。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低保、五保、灾害救济等制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于20101月份在我村挂牌成立的福鼎市第一家村级担保公司——柏洋惠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10年全年共为我村担保贷款356户、4560万元,为全村村民发展生产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到2012年,已为村民发放担保贷款达75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柏洋村幼儿园        

 

三、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基层组织队伍,保障新农村持续、稳健发展

1、优化组织结构,推进组织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原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提出的“大柏洋”战略要求,2011年柏洋村党总支升格为柏洋党委,成为宁德市首个村级党委,下设社会事务、农业科技、非公企业联合等7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2名,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人人争优、事事创先、科学发展、勇当标兵”的主题,各支部各施其责,各展高招,农业科技支部以“农业增效”为主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群众农业增效方面难题;社会事务支部以“和谐柏洋”为主题,负责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非公企业支部以“兴企为民”为主题,关心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促进企业发展等。优化了农村党组织设置,为“大柏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2、落实“六事”制度,强化基层民主

以村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党员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承诺办事、定期评事、检查督事,建立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挂钩联系,经常深入群众家中谈心交心,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村务廉政监督制度,自觉接受村民代表和广大村民的监督,做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把关各项费用的支出,做到从紧招待,使村集体财务得到严格管理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在思想建设、工作能力、团结协作、作用发挥、工作业绩、清正廉洁等方面的建设。

 3、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党建与经济建设并进

认真落实帮扶四有工程:“帮扶有责任、发展有项目、扶持有资金、指导有技术”,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把党建工作放到“山海并进,工业富村”这一主题去定位和谋划,把正风气、狠抓落实、促进发展作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做到抓经济,促党建,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六个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坚持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开拓争先的创新意识;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坚持公正廉洁的办事操守。

我们深知,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没有有效的经验可依,需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群众的双手共同去搭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我们坚信,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柏洋村将会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扎实苦干的作风实现“三三一”工程,即到“十二五”规划末,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达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村财收入1000万元,同时,着力打造“三个区”,即山上生态农业观光区,山下工业企业集中区,公路沿线村民住宅区。全力打造注重生态宜居环境,突出产业发展,体现文化内涵,把柏洋建设成为工业、农业、旅游、商贸、文化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畲乡新村。

 

 

福建省福鼎市福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