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老区革命史
红潮澎湃旌旗猎
日期:2013/8/30  来源:三明将乐县老促会  点击数:
红 潮 澎 湃 旌 旗 猎
——万安镇苏区革命斗争史纪实
万安镇位于将乐县北部,东接高唐镇、顺昌县,西连大源乡,南毗古镛镇、光明乡,北抵安仁乡,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万安村距县城27公里。省道304金泰线纵贯境内,福银高速公路在距集镇200米处设有互通口,昌福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万安镇属丘陵地带,太阳峰山势雄峻,海拔1431.9米。全镇有耕地1.23万亩,林业用地18.97万亩,其中有林地14.61万亩,森林覆盖率77%,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良种场,有72个村民小组、38个自然村,全镇2911户,总人口10390人。
一、红流涌动创苏区
万安寨山高林密,林木资源十分丰富,遍布深山老林窠坳中的毛边纸厂、笋干厂、香菇场,历来是龙岩、长汀、古田、江西一带农民来将乐做工的谋生之处,1930年前后,闽西和赣南的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运动在万安民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期间便有张露江、陈盛才、张英兰等10多名热血青年参加红军而去。
1931年5月30日第二次反“围剿”建宁大捷后,总前委作出“推进泰宁、黎川等地扩红筹款的决定,派红三军团第六师于6月4日解放了泰宁。9日,红六师政委彭雪枫乘胜率部占领了将乐北部靠近泰宁的余坊、安仁、大源、万安等地。20日,红六师第七团一部追击国民党军刘和鼎的残部首次解放了万安寨。6月21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康都墟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 “红三军团到邵武、将乐”。22日根据总前委 “第三军团先以全部向将乐逼进,驱逐周志群,占领将乐、顺昌两县,筹款数目60万”的战略部署。红六师第七团某部于当日从万安寨出发经新路口从北门向将乐县城发起进攻,万安人民群众踊跃参战,高坊村农民路大贤积极为红军带路,万安青年危饭仆、黄石根、黄秀唐、曹马金、曹细马等10多名热血青年为消灭罗洪标股匪报仇雪恨而参加红军,当天红军首次解放了将乐县城。6月23日红三军团的军团部进驻将乐。罗洪标400余人的股匪也于次日在光明乡被我红军消灭。根据总前委关于把将乐作为红三军团“建立政权、分配土地的工作区域”的指示,时任红三军团前委宣传部部长的何长工率红军工作团于25日进驻万安寨。支持指导万安寨各乡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打土豪、焚地契、废债约、筹粮筹款的群众斗争,并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广大贫苦民众拿起梭标、大刀、长矛,站岗放哨、集会、抓豪绅、搬浮财,分田地,都说:“白匪打仗,白白送死;红军打仗,分得田地。”工作团还把打土豪中涌现的10多名积极分子吸收为中共党员,并建立了党组织。同时在各乡村成立了农会、贫农团、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组建起赤卫队和游击队等武装组织。 7月初,万安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所辖的12个乡村也先后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时在万安、坊头、洄溪3个大村开始清查土地,酝酿分田运动。据何长工同志回忆:“我在将乐万安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在第二次反‘围剿’之后,那时有1个多月的时间嘛,经常召开群众大会”。通过红军的宣传活动,扩红工作也取得新进展,万安又有张木生、谢贤来、郑金钰、肖敬凤等2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筹款工作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至此,初建的万安苏区与泰宁苏区连成一片,成为连接将乐苏区与泰宁苏区的战略走廊。
7月12日红三军团千里回师赣南作战。在主力红军转战之际,万安苏区组织了支前运输队帮助红军部队运输粮食弹药。红军走后还留下工作队与万安苏区的党政组织及游击队一起坚持当地斗争,牵制敌人。
二、红旗漫卷万安寨
1932年1至9月,中央红军主力先后打响的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战役,牵制和吸引了大量敌军兵力,使将建泰苏区的群众革命游击斗争逐渐恢复起来。9月,某红军游击队在江西黎川遭大刀会围攻后撤到将乐万安,在万安群众的掩护支持下开展游击活动,经常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万安青年农民陈远美、李火子、黄廷际等10多人参加了该红军游击队。
1932年10月12日,中央红军主力在周恩来、朱德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了《建黎泰战役计划》。10月19日红一军团第二十二军作为战役的右路纵队攻占了泰宁。10月22日,红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政委肖劲光率领下进驻泰宁县城接替了红二十二军的防务。该军团的一部在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的率领下兵分两路向将乐攻击前进,追歼从泰宁向将乐溃逃的周志群旅残部。一路从马岭、肖坊、吴厝地、南仂直插八里桥堵住敌军退路;另一路由朱口沿大路追击。在万安红军游击队的配合下,在万安境内全歼了国民党新编独立第四旅周志群残部一个营,进而占领了将乐北部大片区域,并乘胜解放了将乐和恢复了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上旬,从黎川撤至万安游击的某红军游击队在万安集体参加红军,被编进红五军团。区、乡苏维埃政府和农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全部恢复公开活动,万安苏区再次与大源、安仁、余坊苏区连成一片,赤色热潮再度蓬勃兴起。
1933年2月23日,乘中央红军集中主力到江西南丰进行第四次反“围剿”之第二阶段作战之机,敌保卫团杨仕聪趁虚占领泰宁县城。接着国民党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和鼎派田玉璠团进驻泰宁。万安地处将泰交通要道的中段,不管是走古驿道,还是山间小路,都得途经万安寨,也无论是红军南下解放将乐或白军北上进犯泰建宁还是双方路过都得先夺取万安,万安成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为扼守建泰交通要道,敌第五十六师多次派兵进剿和企图占领万安苏区。3月,泰宁保卫团进犯万安苏区,红军某部100多人和万安区各乡游击队奋起反击,把敌保卫团打得七零八落,带队的泰宁保卫团副团长俞思聪只好丢下雨伞抱头逃命。5月初,敌第五十六师一部进入万安围剿红军游击队,又遭到我红军和游击队的迎头痛击及两面夹击,慌忙逃回将乐县城。5月12日,红军建黎泰挺进队进入万安,消灭了敌第五十六师刘和鼎派驻万安的保卫团,并活捉将其团总,缴获枪支弹药军用品甚多,泰宁、将乐敌人甚为恐慌。5月14日,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在师长杨遇春、政委高传遴率领下准备进驻万安。由于师长杨遇春叛变通敌,勾结国民党军预先埋伏在万安街西北、西南两座山头,少先师进入万安后杨遇春故意以找住房为由把排长以上干部全部带走,意使部队失去指挥。当少先师就地休息时,忽遭敌人的包抄攻击,密集的机枪扫射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正在附近餐馆吃早饭的四连副连长温宗禹听到枪响后火速赶回部队指挥抵抗,他果断命令第四连迅速抢占了万安的后龙山高地,掩护部队冲出包围,为其他连营干部及时回归各部队指挥赢得了宝贵时间,又击溃了从将乐赶来增援的敌军一个营,后安全撤往邵武。当部队行军转移到邵武将石墟附近时杨遇春趁夜色漆黑之机从背后枪杀了政委高传遴并公开叛变投敌。为加强将乐北部万安等苏区的对敌斗争军事力量,6月10日时任闽赣军区司令兼政委的肖劲光命令闽赣军区赣县独立团向将乐及将泰道上游击和筹款。12日,红五军团一部(原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九师)从建宁、泰宁取道万安,经将乐进驻归化。6月底,驻泰宁朱口的国民党军一部企图穿过万安逃窜将乐,在万安若溪茶树源被我红军独立团包围,消灭敌军300多人,缴枪300多支。
三、风展红旗固苏区
1933年7月1日,苏区中央局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入闽作战。7月3日东方军红十九师和闽赣独立师进入万安,首战在万安消灭了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刘和鼎部1个连,俘虏与缴枪各50以上,并切断了将乐泰宁之间的交通,引起将、泰敌军的极度恐慌。7月中旬,红五军团何长工率部在万安击溃白匪数百名,缴获枪枝弹药及其他军用品无数,使万安苏区完全处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何长工率部第二次进驻万安,使万安苏区的巩固和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成立了中共万安区委,并指导万安、高坊、洄溪、寺许、福匡、里源、良坊、坊头、吴厝地等乡群众普选苏维埃代表。7月23日何长工在万安太阳庙召开万安区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万安区政府。在万安乡、洄溪乡、高坊乡抓到土豪陈先胡、黄玉选等14名,枪毙了当地恶霸、原万安团总黄毓献;高坊乡万安区、乡的农会、贫农团、青年团、妇女会、少先队、游击队等组织在斗争中发展壮大。8月23日时任红七军团军团长兼政委的肖劲光率红六师等部进驻万安后,进一步指导开展分田分山运动,通过清查土地,制定分田方案和清单、到实地插标定坵,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同时把山林也平均分到群众手中,使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积极性空前高涨,青壮年、妇女、儿童团纷纷组织起来支前参战、运送物资、报敌情带路、抬送伤员、做军鞋、洗衣、站岗放哨、慰劳红军等,为参战红军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9月初,万安苏区还集中了全区、各乡游击队600多名扛着向群众借来的竹梯、木梯,浩浩荡荡开进新路口、文曲一带,用绳索捆绑扎成攻城云梯,准备配合红军攻打将乐县城。9月6日,红五军团第十三师途径万安参加围攻将乐县城的战斗。在围城期间,十三师也派出工作团在万安、光明2个区巩固2个区委及19个乡镇村红色政权。据开国上将宋任穷回忆:“我当时先后任红五军团十三师政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打到将乐后,帮助地方苏维埃政府和组建游击队等工作。
四、峥嵘岁月数万安
东方军入闽作战后,万安苏区成为我军出击将乐和顺昌的最主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早在7月2日至16日,东方军红十九师和闽赣独立师就以万安、大源、安仁、余坊为出击地,半个月间转战光明、南口、黄潭、白莲等地,恢复了除将乐县城之外的所有区、乡苏区。8月15日红六十一团奉命以万安为根据地在将邵间开展游击活动。8月23日肖劲光率领红六师、兴国模范师和红六十一团击溃敌军数百人后在万安组成东方军左支队,以万安为根据地“活动于将乐东北地区,目的在消灭将乐退敌”,继而从万安出发占领高唐;还派出部队抄袭了顺昌漠布(漠武),切断了将乐县城守敌向顺昌逃跑的退路,并指挥部队将将乐县城守敌团团围住。8月30日,东方军司令部决定在万安、泽坊等地设立兵站,以策应部队作战需要。9月上旬,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十五师先后进入万安,然后从万安出发参加延平、顺昌一带的作战。9月13日彭德怀、滕代远、袁国平联名发出《为发展苏区划分各部区域分途组织训练游击队》的命令,红六师派出干部张××、肖××担任万安游击队(有队员36人)的正、副队长。9月中旬,肖劲光将高唐、积善、新路、水南、城关、安仁、大源等游击队集中在万安,与万安游击队合编成人数充足的2个连。9月18日这2个连的游击队员集体宣誓加入红军。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将乐游击独立营。营部就设在万安天后宫,部队驻扎在天后宫和五帝庙一带。该营为闽中独立团的一部分,后成为保卫万安苏区的一支骨干武装力量。
9月28日,东方军撤围将乐。由红三军团第四、五师和红七军团第十九师等组成的东方军右纵队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于10月3、4日经万安回师泰宁新桥集结,北上投入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而担任监视敌军、掩护我军行动的红三十四师带领地方游击队仍活动于万安地带。红军撤走后,漠源、光明、南口、白莲、黄潭等区游击队都集中在万安编入独立营,人数达400多人,使万安、大源、安仁、余坊成为将建泰苏区巩固的根据地。
1933年10月间,中共万安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正在万安太阳庙召开群众大会,驻将乐县城的敌第五十六师派兵进犯万安苏区,随着哨兵枪响,独立营迅速登占了九则埂山顶并向敌开火,敌军则占据了寺庵的后山顶,双方对峙2个多小时。敌军不明我军底细,于黄昏主动停止了射击,次日退回将乐。10月底活动在将邵泰边界一带的郑爱仁率大刀会袭扰万安,在五帝庙附近遭到独立营痛击后狼狈逃窜。11-12月间,独立营多次主动出击,在大源的厝坊、安仁的杨厝、万安的上塘、泰宁的娥坪等地与大刀会作战;12月攻击了大刀会老巢西坑,打死打伤大刀会头目郑木春等匪徒10多人。通过打击大刀会,巩固了苏区,也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实战能力。
五、浴血奋战卫苏区
1933年12月20日,中革军委决定重组东方军入闽作战,以援助日渐不支的第十九路军。28日,朱德、周恩来命令红七军团派一个最精锐的侦察营,经万安寨向将乐出动,与十九路军所属部队取得联络,侦察蒋介石入闽军在水口及顺昌的动向。同时要求红七军团主力要随时准备侧击“迟滞拒止”蒋介石入闽军可能对将乐苏区发动的进攻,以保证我红军侧翼的安全。12月29日傍晚,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邓乾元率侦察营抵达万安,与将乐游击独立营会合。在听取了万安区委、政府和独立营的敌情汇报后,当晚侦察营即和独立营从万安出发攻打将乐县城。因夜间城内守军兵力部署及地形等敌情不甚明了,我军打进城后又主动撤出战斗。12月30日,红军再次进入并第三次解放了将乐县城。同日,红七军团主力进驻万安,并派出部队在万安大道两侧占领制高点和修筑防御工事。1934年1月1日,红七军团主力进驻将乐县城。4日,红九军团主力进驻万安接替了红七军团的防务。红九军团进驻万安后,立即派出一个团在万安地界一面构筑堡垒,一面向大干水口寨方向游击侦察,派出一部分兵力占领万安到将乐之间交通要道两侧的制高点,并部署防御阵地,发展游击战争,随时准备对付顺昌以北的国民党第五路军部队的进攻。
1月上旬,闽赣省委派出由郑亦胜率领的“闽赣省特派员委员会”进驻将乐,在城区掀起打土豪、分田地、抓反动派的斗争热潮,群众中一些原先对革命斗争存在疑虑和害怕反动派复辟的恐惧一扫而光。《红色中华》第160期报道:“万安寨的群众公开说,你们过去分田给我们,我们不敢要,现在反动派跑了,有的被抓了,我们敢要了。”1934年2月9日,朱德总司令由泰宁经万安,亲临将乐。12日,朱德总司令在指导了将乐县城的革命斗争后再次来到万安检查指导苏区工作和战备工作,并在万安住了一个晚上。区委、区政府遵照朱总司令的指示,领导万安苏区人民全力支持东方军作战,并响应苏区中央局号召开展的“扩红突击月”活动,再次掀起参加红军的热潮,又有余春生、孙济本、刘三哥等20多位青年农民参加了红军,出现了妻子送郎、父母送子参军的感人场面。
1934年3月4日,由汤恩伯率领的国民党东路军第十纵队从顺昌向将乐苏区发起了猖狂的进攻,沿途遭到我红军和游击队的节节阻击。至7日,将乐县城失陷。15日敌第四师第十二旅占领万安上塘。16日始,光明至万安上塘一线,敌军集中3个整编师的兵力分路推进,直逼万安。为粉碎敌军进攻,万安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各乡指导群众坚壁清野,跟随各乡游击队活动,全力以赴投入反围剿作战。依据地形,红六十一团和将乐游击独立营在万安的吴厝地、晓坑、南仂、洄溪岭等地构筑了阻击阵地,以抗击敌军进攻。16日,敌第八十九师第五三四团集中一个团的兵力从上塘出发对我晓坑阻击阵地发起攻击,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当敌人以小股兵力佯攻探明我军火力不强后,于下午5时集中兵力一拥而上占领了我军阵地。守卫晓坑阵地的是将乐游击独立营的2个连,阵地失守时一部分战士被冲散,大部分战士被俘。当日,洄溪岭阻击阵地在敌人强势兵力的进攻下也告失守。同日,红六十一团和将乐游击独立营另一部共500多人在万安南仂阻击敌第四师第十二旅的进攻。敌军出动飞机轰炸,独立营漠源籍战士吴观传等多人中弹牺牲,战斗持续至下午4点,我军因兵力悬殊撤出南仂阵地。红军和游击队又在通往大源西田、龙渡、肖坊、马岭必经之泽道的良坊甲仂“福岭头”山隘口组织阻击,后边打边撤,退入大源区的马岭和余坊区的瓜溪、黄家地等继续战斗。
六、艰苦卓绝游击战
将乐苏区失陷后,万安苏区进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4年12月,国民党采用集中兵力、分进合击、穷追猛打的战术,通过修碉堡、移民并村、组建保甲制、发放良民证等手段对苏区进行“清剿”,残酷摧残和镇压苏区民众。1935年3月,重建的闽北红军独立师在师长黄立贵率领下向将邵泰边境三角地带挺进,开始常在将乐与邵武、顺昌交界的万安、安仁、大源、高滩一带活动。8月,黄立贵率独立师第一团正式在万安、安仁、大源、高滩边界的九仙山建立游击根据地。1936年1-4月,红军独立师第一团主动出击将顺泰一带的敌军,使九仙山游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6年6月,新组建的中共闽赣省委和省军区成立。黄立贵、马长炎率第二、第六纵队在万安的孔坪正溪成立了将泰邵县委,组建将泰邵游击队。将泰邵县委机关驻地设在万安洄溪乡孔坪村,指导万安苏区和高唐苏区组建了有20多名成员的地下情报网及“齐心农会”,还成立了14人的地下青年团,妇女担架队。11月初纵队又转至万安的正溪孔坪根据地,成立中共将乐县委,邱子明任书记,同时还成立了中共建泰县委。期间,黄立贵先后担任中共闽中特区委书记、闽赣省军区第二(闽中)军分区司令员、政委,驻地仍设在孔坪正溪。至此孔坪正溪成为将乐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也是以九仙山为中心的将邵泰游击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还是福建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
1937年3月16日,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二、第五、第六3个纵队400多人在万安根据地会师。会师后将第五、第六纵队合并为第六纵队,曾昭铭任纵队长、马长炎任政委、邱子明兼任政治部主任,黄立贵仍兼任第二纵队队长、柴金林任政委。游击队四处活动,消灭了多股敌人,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进一步发动群众,巩固农会组织,扩大游击武装。
4月,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在叛徒的带路下,对孔坪、正溪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反革命围剿。把群众都赶押到空坪挨家挨户搜查。适时李小妹送信到山坑,遇白军搜村,他机警地把信吞咬下肚,然后假装说来走亲戚,才躲过一劫。而李永祯、李永林等刚好与红军接头后回到正溪,叛徒指认后被白军抓住动刑吊打,用线香烧,全身被打伤烧焦,两手吊烂、连骨头都吊断。另一村民当场被活活打死。李永祯、李永林、李永惠、聂根长、聂周清后又被抓到邵武拿口区公所继续用刑。分别被关押60多天和40多天后还被勒索光洋760元,罚苦工等后才赎回。围剿中,红军伤员、原六纵队中队长林老生和另一名红军伤员光荣牺牲。5月10日,敌第五十九师又派兵对孔坪、正溪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中共将乐县委一位工作人员英勇牺牲。5月22日,敌第三师又派兵对孔坪正溪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群众冒死转移了红军伤病员,邱子明在一个笋厂遇险机智逃脱,敌恼羞成怒,残无人道地把附近25个笋厂、纸寮全部烧毁。
1937年6月底,国民党调集第七师、第十二师和邵武、将乐保安队分3路分别从邵武桥头、将乐高滩和万安,第四次“围剿”将乐游击根据地,胁迫群众带路搜山。农会和地下组织连夜组织人员把红军游击队从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带出,拐到敌人背后一个叫朱坪的山厂隐蔽起来。据马长炎回忆道:“在九仙山上,二、六纵队被敌人一层又一层地包围,一两个月没见房屋,山上能吃的山楂、苦叶菜、茅梨等都吃光了。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们仍然很注意群众纪律,万不得已才采群众一点南瓜叶子吃,大家饿得难以支持……”。“那时天天打战,有时一天打好几战”。“这一带有党团组织都是秘密的,我们对面有香菇厂、笋厂,工人经常给我们买东西、探敌情。”7月13日,黄立贵率40多名红军游击队转移至邵武南区西溪桥沙田村岭下梧桐际山时被敌第七十六师第四五六团第六连及保安第五团第七中队共700余人包围,在突围中黄师长为掩护战友撤退而壮烈牺牲。而马长炎率领的第六纵队与敌人周旋了一个多月,终于在群众的冒死掩护和帮助下胜利突出重围,于8月底在光泽与建阳交界的猪姆岗找到中共闽赣省委。
万安苏区是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时间最长和最顽强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万安有12个自然村是我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革命基点村,有800多人参加了齐心农会、贫农团、妇女队等群众组织,为掩护、帮助我红军游击队作出了贡献。
七、惨遭摧残志不垮
万安苏区沦陷后,万安的地主豪绅组成返乡团,勾结大刀会封锁主要道路隘口,配合国民党军队对苏区革命基点村反复清乡围剿,采取“车干池塘水,捉尽水底鱼”的手段,大肆搜捕杀害失散红军、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红军战士、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共253人。如:高坊乡游击队员路十斤、路春生、豆腐晨被国民党抓去活活吊打致死;苏区干部路应勤被大刀会抓去后用开水活活烫死;苏区干部路应权(高坊乡游击队队长)、孙发兴(坊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肖××等人被返乡团大刀会抓去后斩首示众;红军战士吴福生被俘后遭杀害;红军战士张友明等在晓坑狙击战中被俘后,敌第八十九师师长亲自拷打审问,并带往泰宁吊打摧残10多天再送到南昌监狱去坐牢。返乡团还逼迫被捕的苏区干部交纳所谓的“赎身费”,肆意敲诈勒索。单高坊村参加革命的苏区干部和参加红军的家属就被罚去光洋1000多元,被烧毁房屋20栋,被拆房14栋。地主返乡团还借清乡之名,夺回被分掉的土地、山林,补征三年粮税,大肆掠夺农民财产。
为强化政权,国民党层层建立起区、保、甲三级统治机构。在万安设万安联保,下辖7个保和75个甲,并实行一户通共,四邻连坐的“五户联保连坐法”。同时将正溪、孔坪、牛栏、大明坑、石岩头等5个村的25个笋厂、7个纸寮、10多个香菇厂全部烧光,先断绝群众的生路,再把144栋群众房屋全部拆光、烧毁,强迫他们下山移民并村,使100多户400多人生活无着,游离失所,财产尽毁。
,由于红军几度进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残、疯狂报复,万安人民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1931.6-1937.6间,全区共被烧毁笋厂、纸寮、香菇棚79个;毁灭村庄6个;有11个村庄被烧毁、拆毁及被移民并村后倒塌的房屋合计274栋1272间;被杀害红军、苏区干部70多人(不含因战牺牲)、游击队、赤卫队员114人、群众69人;期间还因饥饿疫病死亡357人,被抓走迫害136人,被迫外逃47户178人,灭绝179户,净减人口1200多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峰火岁月里,万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据统计,期间万安有312人参加红军,559人参加游击队、赤卫队等武装组织,参加基层苏维埃政权的苏区干部和贫农团、少先队、农会、妇女会等组织有1529人,打倒土豪劣绅67个,参加赤色革命活动的群众达2500多人。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中央苏区分团第十一分队确认万安苏区是当时将乐苏区革命势力最强的乡镇之一。据统计,当年万安苏区的吴厝地、牛栏、正溪、孔坪、迴溪、万安、高坊、坊头、孙坊、八里桥、大明坑、谢坑、甲仂、横坑(横溪)、福匡等15个村均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
将乐县老促会 陈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