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3年

烈士村·红军村·文明村

——关于对石壁老区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日期:2013/7/18        来源:三明宁化县老促会        点击数:

烈士村·红军村·文明村

——关于对石壁老区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石壁镇石碧村位于宁化西部,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村,共6172599人,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1207万元,村财收入56万元,人均纯收入7907元,全村通电率、电视普及率、饮用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当年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烈士有92名,被誉为“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20129月被三明市命名为“中央红军村”,201112月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

          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一段时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会围绕这个课题于6月下旬到该村调查研究。通过听取村两委汇报,召开村民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察看,我们认为该村按照“田园风光”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果,他们的做法是:

一、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动力

石碧村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老苏区村。早在1929年该村就建立党小组。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当红军、支前线、打土豪、分田地、积极投身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全村只有118户,980人,就有138人参加红军(平均每户1.2人)。1933年在中央苏区政府扩红运动中,该村又有28人参加红军。被评为“扩红模范村”。在这块红色热土上,还涌现出宁化县早期杰出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红军指导员,时任宁化县苏维埃政府警卫连连长、福建省独立第七师副师长张瑞标同志。据统计,该村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在册烈士就有92名,被誉为“三明市革命烈士第一村”。由此可见,石碧村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新时期苏区精神,村两委不断挖掘整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的党史资料,于200110月,在千山排耸立起一座烈士纪念碑。20082月又铺设了“烈士陵园路”,通往纪念碑。在村部开辟了烈士展览馆。村两委对革命纪念物建筑群保留十分完善,旧址旧居内都有遗存的标语、办公桌、枪弹、大刀、票证、契约等。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2011年投入500万元,在原红军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遗址新建“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园内通过各功能房和实物陈列、文献材料、照片、示意图等,真实反映红军的艰苦岁月,真实再现战斗在这块红土地上的革命者精神风貌,讴歌苏区儿女的革命情怀。刚劲有力的“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9个大字,是邀请中国老促会原会长王作义将军亲笔题写的。他们以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组成红色历史教育基地,以鲜活系统的展示手段,充分反映当年该村的苏区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接受党史、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以培育富民产业为核心

创建美丽乡村要以富民为先,富民要以产业为先,但是石碧村原来的耕地是处在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区,岩类分化成为土壤后难以涵养水份,全村1650亩土地成为“望天田”,这是农民增收的一大难点。为了改进这种状况,村两委决定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几年来,先后争取到500多万元,铺设了“U”型糟6公里,修机耕路4条,总长3.8公里。建引水坝5座、防洪堤2.5公里、复耕水毁农田300亩,改造中低产田500亩。建立农机化实验基地3个。建成有机高产田800多亩。以往的“龙腰地”、“蛤蚂洼”、“沙碱窝”,已变成了‘田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可灌、捞成排’的高产田。第二、选定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一是推广优质荆糯,近五年,每年都种植荆糯1100多亩,亩产达1200斤,实现了农民人均增收938元;二是坚持科技兴烟,通过客土改良、稻草还田、建密集式烤房、大力推广本村特色品牌“翠碧一号”等措施,来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2012年种烟1150亩,完成烟叶收购28.6万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531元;三是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反季节蔬菜,去年种黄瓜25亩,亩产4200元。建立优质水果基地180亩,都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发挥边贸优势,整合革命老区,客家祖地等资源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聚集人流、物流、放开、放活个私经济的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去年第三产业总产值1298万元。全村有个体工商户212户,2012年边界交易额达2.1亿元。同时充分利用泉州丰泽区云津社区结对帮扶的优势,积极引进闽南客商来村投资,2012年交易额5000万元。第四、培育产业能人,每年组织一次培训,全村共培训科技致富能人261个户主,其中种烟20亩以上16户、粮食加工大户2户、养殖生猪20头以上12户、种反季节蔬菜5亩以上3户。其它各类能人16户。个体工商户212户,着重组织他们学技术、用技术、懂经济、善管理,使他们在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第五发展打工经济。为转移村劳力,村两委经常与劳动部门召开用工“洽谈会”和就业信息发布会,实现劳动力资源与市场对接,为村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培训、派遣、维权等“一条龙”服务,确保村民输得出,稳得住,富得快。全村已稳定转移劳动力592人。

三、以综合整治为重点

村两委按照“田园风光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是:“一提升、三整治”。

一提升是:提升村宅建筑水平。石碧村农户住房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矮小、破旧的土坯房,不仅搭盖无序,而且年久失修,“阴天怕雨,晴天怕风”,为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村两委聘请了设计专家,测绘了7万平方米的“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组织村民分步实施。在实施改建过程中,村两委充分发挥被省政府列入小城镇建设试点村的优势,在县、乡政府的重视下和海内外客家乡贤的支持下,积极筹集资金,已建成具有客家元素占地11000多平方米“客家公祠”,随即客家中学、客家医院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投资500万元新建的客家商贸服务大楼也开放向村民服务。紧接着又投入230万元建起了能居住136户,总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的枫树垄小区。这个小区有一条长1公里,宽30米客家风格景观的街道,有村民休闲广场2个,总面积3800平方米,小区与客家贸易服务中心对接,与总投入2亿多元的客家始祖文化园相邻,共有165个店面,220个摊位,并开设了连锁超市和放心店,形成了街面和住宅的立面装修。投入20多万元打造公共绿化地带。投入16万元安装了33盏路灯。解决了长期以来“路不平,灯不明,街道拥挤,墟场混乱,猪粪满街”的脏乱差现象。村计划今年再投入120万元,对主街道和客家祖地周边68户实施立面改造,投入80万元为井下窝小区拆旧建新。如今的石碧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条30米宽的街道穿村而过,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客家骑楼分布街道两旁,一群群穿戴鲜艳的客家姑娘在热闹的商场进进出出,满载着旅客的长途汽车驰向四面八方。基本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调研组入户察看了农户张发堂、张上水、张清泽的家,看到这些农舍房屋建了四层半高,墙壁用高级涂料粉刷一新,一楼是水泥地板,二楼以上全铺瓷砖,显得环境清爽,宽敞明亮。后院种起了许多花草树林,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与城里人房子没两样。

三整治:

         一是整治环境卫生。过去村中垃圾多、露天粪坑多、河道污染重,不少村民人畜混住,猪、牛、狗随地散拉,严重困扰环境卫生。按照“全面复盖、不留死角”的要求。全村深入开展声势浩大的垃圾革命、粪坑革命,攻克千年粪坑、百年垃圾,十几年河道污染。每户设立一个垃圾桶,村建立了垃圾集中处理场,并在各个路口放置了八个铁质垃圾箱,按照“组收集、村转运、镇填埋”的要求,购置一辆农用运输车,聘请了一名运输员,定时把垃圾送到镇填埋。村建了3座公厕,410户村民建了水冲式厕所。为了使清洁卫生保持良好,聘请3名保洁员,每天早晚清扫一次。同时在全村开展了环境卫生保洁评比活动,由老年理事会成员担任监督员,每天上午入户上街巡查,督促村民按时定点倒放垃圾。村新建污水处理池二座,铺设下水道1.6公里。为节能减污,村委补助30万元,为402户修建沼气池。使65%以上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节能灶。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禁止家禽散养,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和空心房以及废弃住宅,做到宅院物料堆放有序,房前屋后整齐干净。

二是整治村庄道路

         过去石碧村街道路面窄,坡弯多,经常堵车。村到自然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村民反映,晴天走的是“扬灰路”,雨天走的是“泥巴路”,进家穿布鞋,出门要穿长筒鞋。近几年来,村两委采取了与“先行工程”结合、与“红色旅游”结合、与“烟基工程”结合的“三结合”办法,先后向省、市、县引进资金500万元,建成了东西走向大街一条,两侧大路2条,总长1.9公里。村到8个自然村(组)的道路8条,总长6.2公里已全部硬化。结束了千百年石彻小巷,凹凸不平,徒步行走艰难的历史。总投入2亿多元,三条连接长汀、石城原中央苏区县的红色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如今一条条被硬化的水泥路伸进了农家宅院,穿棱于各个自然村之间,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路网建成后,给全村人民带来了四个可喜的变化:一是生产发展快起来。未建路网之前,工农业总产值才437多万元,2012年已达到1207万元,增长3倍多。二是农业增收渠道多起来。特别是农副产品难卖现象得到了解决,农民收入从单一的种水稻,发展到茶果、畜牧、渔业和经商办企业,人均收入从未建路网前2100元,增加到7907元。三是边界贸易旺起来,过去仅在狭隘的小道上摆摊设点,赶圩“一阵风”就散场。现在建起了一公里长,30米宽的商贸大街,热闹非凡,全村涌现出212户个体工商户。同时吸引了周边乡村和江西石城县客商到这里投资做生意。2012年边界交易额达2.1亿元,增长7倍。每年可为村财创收10多万元。四是信息交流灵起来。村民们深深体会到,由于交通便捷,城里人知道的事,我们也知道,国内外大事也能及时听得到,特别市场信息了解得更快。

三是整治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加大了河道沟塘整治力度和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环境。全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生植物,垃圾杂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2013年要建成2.5公里的河流防洪堤和生态护岸工程。

四、以加强领导为保障

党支部以“生态美、百姓富、人文明”的目标激励全村上下,合力建设美丽乡村,村两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指挥协调工作。村制订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建立了12条考评办法,设立奖励基数为1200元,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全额发放;基本称职的按65%发放;不称职的不发。全村开设一个大型宣传橱窗,固定标语5条,大力宣传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在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村党支部对全村617户村民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建立民生民情档案,按富裕户、温饱户、一般困难户、特困户的分类实行滚动管理。对特困户实施单列管理。几年来,为20户困难户拆旧建新,安置在井下窝住宅小区。为30户困难户提供建房地点。为50多户解决卫生饮用水问题。党支部将全村64位党员分为政治思想、示范服务、参政议政、自我发展、外出务工五种类型,让党员发挥各自的特长,起到示范作用。示范服务型党员张发堂邀请2名困难户入股创办客家粮食加工企业,为其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建了新房。35名党员还与22户困难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生产计划、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到资金扶持等进行全方位帮扶,使22户困难户全部脱贫建了新房。“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极其重要。村两委运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深入开展创建“科技发展引路人、致富产业带头人、文明新风倡导人,优美环境创建人、民主管理践行人”的争创活动,组织“十星级农户”评比竞赛活动。评出了236户文明户。发动老年理事会对本村革命史、客家文化、姓氏文化、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在张氏祠堂建立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中心。引进文化阵地建设资金10万元,建立起石碧村文化室、科普走廊、老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配置2台电脑,供村民上网。去年以来举办联谊会、联欢会和体育比赛活动10次。过去沿街打牌搓麻赌博现象基本消除,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现象明显减少。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有一半以上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村民们高兴地说:“如今不但实现了天蓝、水清、岸绿、景美而且还达到老有靠,病有医,困难有低保,户户有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实在好”。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村里涌现出2个红支书:一个是张仁和,任职12年,被村民誉为“干事业的核心人,为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人”,不幸在一次为村里修路铺桥的工地上,被一辆失控的农用汽车撞倒,光荣牺牲,成为烈士,是新时期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另一个是现任支书张清福,他接任后,弘扬张仁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决心要把这块红土地建成“边贸重村、文化名村、和谐新村”。经过几年努力,已被列为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三明市“美德在农村”示范村。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文明村”等光荣称号。张清福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党员和省劳动模范。

石碧村在弘扬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经过几年努力,全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有较大的提高,社会事业有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缺乏配套设施,体育健身器材少,村庄绿化覆盖面还不够宽,村民住房之间的下水道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民大病,重病自付的比例还很高,因病致贫仍然存在。为此建议:

一、石碧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抓得比较早,且有专家规划指导,有序开展,显得比较规范、整齐、优美。建议该村今后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设施,把美丽乡村建设推上新水平。

二、石碧村地处客家祖地,发展公益事业项目多,牵涉面广,需要投入的资金大。鉴于目前该村财力还十分薄弱,建议上级要加大对“红军村”的资金投入,尽力避免那种上级扒一点,村里自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的“钩鱼工程”,给村级增加新的负债的做法。

三、农民参加医保,医疗费用报销问题,村民反映程序太多,手续过繁,往往报销一笔医疗费,要上上下下,往返几趟到县城,建议有关部门做一些调研,提出更加便民的措施。

 

                                                                                   

宁化县老促会

                                                                                          20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