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红土党旗竞先锋——老区上杭县开展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纪实
日期:2013/7/18  来源:网上来稿  点击数:
红土党旗竞先锋
——老区上杭县开展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纪实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我们弘扬苏区干部优良作风,推行亲情工作法,主动深入项目一线,象服务亲戚一样“零距离”服务群众,群众也象支持当年苏区建设一样支持项目建设。”近日,笔者来到老区上杭县才溪镇采访,镇党委副书记曾宪琪告诉笔者。这是上杭今年开展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一个镜头。
领导干部带头“联挂帮”
今年以来,上杭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深化“联挂帮”活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村、革命基点村、边远山村驻村蹲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全县37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县直科级以上281名领导干部挂钩343个村(社区)和1892个自然村,帮扶结对623户困难户,帮助群众解决了搬迁户就业、危房改建等问题580多项,开展讲座120多场次。
上杭今年实施上杭大道建设等35个重点民生项目,安排了27名县领导、23个单位和10多个乡镇负责人挂钩。该县要求挂钩的党员领导干部定时定点到项目建设单位了解、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黄潭河牵涉到上杭县境内1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黄潭河流域河水不堪重负。从今年开始,上杭开展新一轮黄潭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决心用三年左右时间,使黄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治理范围涉及境内9个乡镇115个村。上杭抽调县环保、国土资源、城建、经贸、水利、畜牧水产等部门以及治理范围内的乡镇领导干部实施“挂乡(村)包场”机制,推进治理工作,深受群众好评。
党员服务群众“零距离”
上杭今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部门、各乡镇纷纷创新党员“零距离”服务群众机制,党员下村入户“结亲戚”,“零积压”破解难题。宣传系统党委实施“党务干部关爱工程”;农业系统党委建立“党员挂钩服务种养大户”机制;经贸系统党委实行“党员挂钩服务企业”机制…… 官庄畲族乡在每月5、15、25日开展“干群连心日”活动,要求干部在每个干群连心日必须走访3户以上群众,写好《民情工作日记本》,发放“便民服务卡”,今年初,官庄畲族乡通过“干群连心日”活动了解到村民对升级改造才庄公路的呼声极高,及时整理出调查报告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得到县里及时批复,广大村民盼望已久的才庄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于2月20日开工建设……党员“零距离”服务群众,“零积压”破解难题的实例在上杭还有很多,当地群众称:“当年的苏区干部又回来了!”
为了拓宽党员服务群众平台,上杭在全省率先搭建起党代表闭会期间党代表履职的常态化新平台。目前,33名县委委员共联系县党代表78名,全县300名县党代表共联系党员4300多名,3100多名党员与6800多名群众结成联系对子,为群众办实事62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多起。
党组织创发展“新引擎”
2010年初,上杭经充分调研,作出“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典型和红土先锋党支部”的决策部署,从49个申报的村中确定古田镇五龙村、旧县乡新坊村、南阳镇官余村、才溪镇下才村、稔田镇官田村、湖洋乡文光村、临城镇城西社区等7个村(社区)为“红土先锋”党建综合示范点培育重点村,白砂镇岭背村、中都镇都康村为县级重点支持培育村,简称“7+2”。县财政实施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红土先锋”党建综合示范点培育重点村每村最高500万元的项目补助经费,对县级重点支持2个村给予每村100万元的项目补助经费。9个示范村涌现出“党员示范户”50余户;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12个、基地30多个,农民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1860余个,新办各类经济实体120多个,村民人均收入8538 元,高于该县城镇居民平均收入。
今年5月21日,上杭县重新确定了 “4+5·美丽上杭” 9个党建综合示范点,县财政实施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每村300-500万元的项目建设补助经费。在“红土先锋党支部”“引擎”带动下,上杭“红土先锋党支部”示范点建设正向各乡镇、机关、企业、学校拓展,成为当地发展“新引擎”。 (上杭县委报道组 邓招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