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美丽老区村
栀子花开时节 老区贯岭“寻美”
日期:2013/5/30  来源:网上来稿  点击数:
栀子花开时节 老区贯岭“寻美”
燥热的初夏午后,驱车驶入闽浙边界福鼎市贯岭镇境内,路畔田间、近屋远山到处可见刚刚绽放的白色栀子花,伴随着阵阵微风,缕缕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黄栀子俗称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是卫生部第一批颁布的药食两用植物。它既可以提取黄色染料,又可以入药,理气治病。近年来,经研究还发现栀子含有与西方藏红花一样的藏红花素,一种稀有的水溶性胡萝卜素,具有降低糖尿病、高血脂风险和改善忧郁症等作用。黄栀子做为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在我市贯岭镇已经有七、八十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已经推广到福鼎10多个乡镇和边界的苍南、泰顺县,种植面积近4万亩,2012年福鼎黄栀子鲜果产量0.62万吨,鲜果每公斤收购均价9元,年总产值10760万元,从业农民1.84万人,人均收入5860元,投入产出比高,农民增收显著。
栀子果似黄金,花如白银。栀子花既可食用,又可提取香精,更是观赏的绝佳美景。古代诗人对栀子花也是情有独钟,“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诗人杜甫在诗中说,除此之外,更无它物可移情。明代诗人沈周在《栀子花》一诗中写到“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表达了对栀子花冰清玉洁品性的仰慕之情。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诗中的“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更是把栀子花的国色天香描绘得勾魂摄魄。每年一到五、六月份,贯岭的万亩栀园便会盛开洁白的栀子花,高雅的馨香弥漫在闽浙边区的山水人家,观之心驰神往,闻之精神俊爽。眼下,正是观赏栀子花的最佳时节,天若放晴,邀三五朋友,驾车从城区出发沿104国道一路向北,当车子进入贯岭境内,记得摇下车窗,切身感受一下“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的真实意境。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到达闽浙边界分水关后,可先登临“五代十国”的古城墙,古老的城墙脚下盛开着绵延的栀子花,香气萦绕,美不胜收,为历史古迹增添了亮丽风景。看完了边界栀子花,再取道革命老区茗洋村,沿途四处可见栀子园,你可以近距离观赏,也可以在园中嬉戏留影。栀子花素有“爱情之花”的美誉,这一带的黄栀子基地平缓开阔,是情侣结伴游玩、婚纱摄影的最佳选择。车经分关汪洋村,建议你下车先将视线拉长,叠嶂起伏的山头覆盖着如雪的栀子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定让你忘情于世俗之外,心境在“暗香”中升华。再俯瞰静谧的汪洋小村,卧躺在花的“汪洋” 之中,俨然一副别样的“富春山居图”。过了汪洋,就进入革命老区茗洋村,该村是我市近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涌现的先进村,依靠大力发展黄栀子、槟榔芋等特色产业,老区人民逐步实现了脱贫致富梦。老区人民纯朴热情,你可以到他们家喝茶小憩,也可以到他们的栀子园采撷一些栀子花带回去,再借机参观一下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红茗洋纪念馆和茗洋东宫古戏台,一定会让你的行程愉快而充实。
(福鼎市老促会、老区办 曾玉娇 朱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