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促会动态 >工作简报 >2010年

第 4期(总第315期)

日期:2010/12/21        来源:本站        点击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示

 

省发改委、旅游局:

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现将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将宁德市蕉城区逐步开辟成“海西”东北翼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建议报告》(闽老促[200952号)转去,请你们认真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研,并在“十二五”规划中认真考虑,积极推动,大力支持闽东老区旅游业发展。

 

关于将宁德市蕉城区逐步开辟成

“海西”东北翼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建议报告

 

省政府:

今年8月以来,我会许集美(会长)、吕居永(常务副会长)、李青藻(副会长)等老同志先后到宁德进行老区促进工作调研,过程中根据当地老同志的提议,并和他们一起对蕉城区的城区、海岛、山区三大片旅游景点(包括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领导及基层干部多次座谈,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把宁德蕉城逐步开辟成“海西”东北翼旅游中心集散地,十分必要,有助于带动闽东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此,特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想法,作为建议,提供给省政府决策参考。

蕉城区(原宁德县)系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新增长极――宁德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她东南临三都澳,西北靠支提(霍童)山,历来有“海山奇观”之称。近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胜地”;这与国务院不久前下达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海西”要“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恰好对接。可惜的是,宁德市尽管许多景观十分奇特,却比较分散,而且至今尚未建立旅游中心集散地。这与宁德市作为“海西”东北翼“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是极不相称的。而蕉城区的独特优势,使其具备了成为闽东旅游中心集散地的条件。

一、蕉城区本身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必须有一个旅游中心集散地区;作为旅游中心集散地最好本身旅游资源丰富。蕉城区恰好“二者兼备”。

蕉城区依山面海,具有滨海旅游、红色旅游、佛道文化旅游、畲族文化旅游等多种资源。堪称“海、山、城风光奇秀,蓝、绿、红景观齐备”。具备这种条件的老区县,全省并不多见。

蕉城区东依三都澳。船进东冲口入三都澳后,有鸡公山岛、斗帽岛、青山岛、三都岛、橄榄屿等岛屿,均属蕉城区管辖。“斗帽”与“斗姆”谐音,有举世罕见的螺壳岩奇观和斗姆娘娘(北斗七星之母)的遗迹。青山岛则拥有以北斗号七星为主神的“七星文化”著称,包括七星村、七星礁、七星岩、七星庙、青龙洞、烽火台、将军山、水寨等遗迹。“青山”原称“嵩山”,山腰处还有南少林寺遗址。山顶有“天冠说法台”、天书、天门等景观,与支提山的“天冠说法台”遥相呼应。三都岛有1899年建立的“福海关”,全省独有的哥特式教堂,“百克医院”(中共地下联络站)等旧址,被誉为百年近代文化的缩影。郭沫若1937年和1962年两次路过此处,留下“三都良港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等名篇。现在斗帽岛已开辟成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

 

蕉城城区东依三都澳(船由东湖塘进),西靠白鹤岭,在海山之间沿呈南北条形状展开。在东湖塘南岸、北岸,已在建设具有海滨特色的公园。东湖塘附近的碧山,建有镜台山公园。城区西面的白鹤岭,建有“陆游公园”和“戚继光公园”。城区的“蔡威故居”等,都是很有特色的红色旅游景观。在离三都澳不到2公里的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已建有占地百余亩的“中华畲族宫”;附近4公里的金背山上,最近出现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上金贝畲族村,该村有丰富的农业、林业、文化生态资源,并已开通7.5宽的上山大道。二者结合,已构成目前我省最有特色、交通也最为方便的畲族乡村游景观。近日全国有关明史权威专家提出此地发现建文帝葬墓,引起海内外极大兴趣。“建文帝之死”的历史谜案一旦揭开,其旅游轰动效应不容低估。

 

蕉城区西北部有一片绵延40里的群山――支提(霍童)山,西起虎贝,东至霍童,延伸九都、洋中、石后、洪口等乡镇。山中奇峰99座,为我省难得的佛道文化旅游圣地。从三国东吴、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道家人物左慈、葛玄、郑隐、葛洪、陶弘景、褚伯玉、邓伯元等,先后从海路入闽,过三都澳,到达霍童山修炼。唐、宋两代,曾由司马承祯、杜光庭、张君房三次为全国道教名山排列名次,霍童山均列为“36洞天”之首,位于“五岳”及峨眉山、庐山、武夷山等名山之前。唐末五代之后,佛教逐渐占据霍童山的主体地位。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首先在此建支提寺。后有3个皇帝御赐寺名,5次钦差太监重建禅林。“华严经”记载支提山为天冠菩萨道场,故它应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一道,并称为我国古代佛教五大名山。清代后支提寺不再兴旺,但至今仍保存天下少有的金龙袈裟、千尊铁佛、北藏全经、毗如遮那佛像等4件国宝。尤其是被不少专家认定明代南京云锦用特殊工艺制成的金龙袈裟,正引起国家文物部门的特别关注。还有“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地”,红军九壮士跳崖牺牲的“红军岩”,曾志同志教游击队员唱歌的山洞,以及 “霍童暴动”旧址等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二、蕉城区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蕉城区正具备了在宁德市“整合”的条件。过去曾以“天涯海角”著称,并成为闽东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宁德市蕉城区,现在已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路等与四面八方联系,交通十分便捷。它北距温州235公里、福鼎126公里、厦门400公里;东至马祖岛15海里,台湾基隆港145海里。从蕉城出发到福鼎太姥山、霞浦杨家溪、福安白云山、屏南白水洋、周宁鲤鱼溪、古田翠屏湖等闽东主要景观,均只需一两个小时,这里作为宁德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经多年建设,配套设施比较齐备,现已拥有一定档次的宾馆40多座,铺位4000个,加上私人旅社,可容纳游客七、八千人。到福鼎、福安、屏南的游客,除在本地过夜外,亦可集中到蕉城,这样既方便了游客,又节约了大量投入。

 

三、与“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恰相衔接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指出:“环三都澳区域港口是中国东南沿海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世界级深水良港,其港口条件世界罕见”;而且具有“原生态级”的生态环境本底,是目前我国近海水质保持较好的海域之一,高山直逼大海,拥有独具特色的山海川岛景观。同时指出:“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以临港工业为代表的沿海聚集将会被滨海度假休闲功能、滨海居住功能、高新技术功能等的沿海集聚所逐步取代”。所以“规划”决策当前既要选择海港产业作为突破口,同时又要避免过度依赖临港重化产业。环三都澳区域为此分为“一线三湾六片区”,而蕉城所在海域与陆域将主要作为普通港口区、城市中心区及科教产业区,以建设“绿色宜居湾区”和“绿色宜居城市”为主。与“绿色宜居湾区”和“绿色宜居城市”相配套,蕉城选择以“山海奇观”为特色的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之一是最适合的。

综上所述,宁德市蕉城区由于其自身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海西”旅游中心的一个“分中心”,成为“海西”东北翼的旅游中心集散地。希望省政府能把此项列入支持闽东老区的重要议题,促请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一步调研考察,帮助宁德市制订规划和落实措施,将“蕉城区建成闽东旅游中心集散地”列入我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的旅游发展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项见效,尽快形成。

当前,要率先把扩建的霍童支提山旅游公路(18.6公里长,从九都扶摇到支提寺,原为四级路,拟改为三级路)和三都澳礁头旅游码头(300吨级,配套停车场等)这两个项目列为明年重点项目实施启动,并给予中部地区投资优惠及贴息贷款等支持,既解决当前蕉城旅游的“瓶颈”急需,又为中心的集散地的形成打下基础。

以上建议报告,供酌。

 

                          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200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