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农民武装暴动史

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史绩(连载之六)

日期:2010/12/20        来源:本站        点击数:

                                                                                            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史绩(连载之六)
红旗卷起农奴戟
——崇安上梅再次暴动
□ 乐山 今生
 
1928年9月28日由中共崇安(今武夷山市)县委直接领导的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暴动,在历经30天的浴血奋战后,县委书记徐履峻英勇牺牲,暴动受到了很大挫折。
此时地主豪绅纷纷返回原籍,加强反动民团,进行反攻倒算,气焰更加嚣张。在这危急关头,中共福建省委发出《告崇安同志书》,并派省委候补委员、福州市委书记杨峻德到闽北重建崇安县委,领导工农运动。192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福建省委《关于崇安农民斗争失败情况的报告》,致信福建省委,对暴动后的斗争任务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积极恢复党的组织,健全基层支部;二、继续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三、积极宣传党的土地政纲,并且要与当地农民的实际要求密切联系起来;四、揭露反革命分子勾结豪绅的罪恶;五、极大扩大群众的组织。
据此,省委特派员杨峻德与崇安县委原组织委员陈耿等取得了联系,并于12月上旬主持召开县委会议,研究与部署了崇安党组织的工作,并于12月15日在梅岭北坡的燕子岩村召开各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陈耿为书记的县委新班子。
会后的第三天,即12月18日早晨,崇安县委书记陈耿带领20多名民众队队员,在下梅街一举捕获反动联首唐锡贯。民众队员们戴上早已准备好的红袖章,列队押着唐锡贯游街示众,消息不胫而走。
1929年1月18日,具有县苏维埃政府雏形的崇安县民众局在上梅乡下屯村重新成立,县委书记、县民众局长陈耿在1000多人的群众大会上号召工农群众团结起来,为自身的解放而斗争,为死难先烈报仇。1月25日,上梅民众队百余人北上攻取首阳村,捕获了曾经引敌袭击后坜县民众局所在地的反革命分子杨守纪。29日,崇安、浦城农民以上梅乡下屯村为中心,再次召开大会,举行暴动,推选陈耿为暴动总指挥。大会号召工农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不交租、不还债,建立苏维埃政府,并处决了唐锡贯、杨守纪二人。会场上群情振奋,口号震天,革命气氛空前高涨。会后,民众队迅速控制了以上梅为中心的近30个村庄。
与此同时,在崇安的北乡、西乡、南乡以及浦城的岱后等地的数千民众队员也揭竿而起。崇安的大部、浦城的西部、建阳的北部、江西铅山的南部,纵横100多里,近万名工农群众,在陈福元、左诗赞、邹福等人的领导下,攻村占镇,镇压土豪恶霸,推翻了各乡村联首、地保的反动统治,革命矛头所向遍及洋庄、大安、坑口、草墩、岚谷、际下、岱后等100多个村庄。以“民众会”为代表的各级政权机构,颁布各种训令,号召群众开展平田废债运动。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的红旗,再次在武夷山区高高飘扬。
同年1月30日,崇安县委在上梅召开各乡民众队领导人会议,决定攻打崇安东路最大的一个集镇五夫。
五夫镇距上梅乡约30华里,有上千户人家,是反动民团团总詹树政的窝穴,驻扎一个团的民团,拥有1000多支快枪,和邻近建阳的土著军阀卢兴邦部队相勾结,是对上梅地带威胁最大的一股反动武装。拔掉五夫镇这个反动堡垒,将革命势力向南推进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陈耿、杨峻德率领二三千民众队伍,肩扛土枪土炮,兵分两路,从北面、西面两个方向进攻五夫镇。时遇雨大风猛,道路泥泞,民众队行动艰难。陈耿见此情形,便指挥队伍集中于西门与北门,整夜轮番猛攻,终于在翌日清晨拿下五夫镇。而驻扎该镇的民团全副武装退守后山。
暴动队伍攻进镇后,民众队员们以为胜利了,想松口气;加上整夜苦战,饥肠辘辘,精疲力竭,许多人便涌向民团总部厨房,宰猪杀鸡,扛出红酒,想补过一个大年。就在这时,退守后山的民团猛扑而下,而卢兴邦部队则从大路袭来,四面包围了五夫镇。陈耿见状,命令150多名民众队员在渡头抵挡断后,掩护大批暴动队员撤离。战斗到最后,大部队虽然撤离了,但150多名断后勇士却全部壮烈牺牲了。
此次战斗失利后,崇安的反动势力更加猖獗了。他们在全县范围开展大规模“清乡”,重点向农民暴动区域进攻,每占一地,烧杀抢掠,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县。根据这一恶劣形势,崇安县委决定实行战略转变,将民众队的公开斗争转为秘密活动,不断骚扰、袭击敌人。经过4个多月的游击战和敌后镇压反革命分子,不但粉碎了敌人的“清乡”图谋,而且成功地建立了以崇安东部的上梅、西部的吴三地、北部的黄龙岩为中心的三块游击区域,巩固与发展了暴动成果。
接着,在中共崇安县委指导下,于1929年6月14日发动了以江西省石垄乡东坑村为中心的铅山县农民暴动。当日,东坑民众会领导人余水发、黄凤阶、周茂真带领崇安县委派出的20余名民众队骨干,逮捕了篁村反动地主,没收了地主谷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和纸工,有领导地开展打土豪与抗租抗税的斗争,开辟了铅山南部地区的21个区乡的武装割据局面,为日后闽北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