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农民武装暴动史

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史绩(连载之五)

日期:2010/12/20        来源:本站        点击数:

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史绩(连载之五)
红旗卷起农奴戟
──崇(安)浦(城)暴动
□ 乐山 今生
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下阳乡上梅村距县城东南36公里,东与浦城县山下乡岱后村毗邻。1928年9月,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简称上梅暴动),是中共崇安县委发动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闽北农民武装暴动。这一有纲领、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暴动,区域广,影响大,对闽北乃至闽赣边区的革命斗争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上梅暴动的推动与影响下,随后又爆发了铅山东坑农民暴动和以松县路下桥为中心的建(阳)松(溪)政(和)农民暴动,形成了大片红色武装割据区域,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早在辛亥革命之后,由于繁重的苛捐杂税压榨,崇安各地农民为了争取生存,连年爆发了一波又一波抗捐抗税的自发斗争。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后,在北京求学的青年学生江禹烈等就回到家乡崇安一带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随着崇安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徐履峻在枫坡成立了崇安县第一个乡级农会。随后相继成立了崇安县农会、县商民协会、县妇女解放协会等组织。1927年7月下旬,受中共中央委派,在中央机关任秘书工作的陈昭礼与徐履峻一起建立了中共崇安特别支部,隶属党中央。年底成立了崇安县委。1928年4月,县委总结了农运学运开展以来的经验教训,决定以“民众会”组织取代原来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五抗”(抗捐、抗税、抗债、抗粮、抗租)斗争,吸收5000多名苦大仇深的农民参加400余个民众会组织。党组织通过“民众会”团结了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为武装暴动打下了群众基础,被省委列为福建暴动第四区。
1928年6月下旬,崇安县委在北乡黄龙岩召开武装暴动准备会议,决定7月1日以际下村为中心,由安少亮带领千余名农民率先揭竿。可是,安少亮临时以敌我力量悬殊、我方武器不足等为由而拖延举事。
7月下旬,为确定暴动地点,县委书记徐履峻以教书为名,深入到上梅一带了解情况,并布置建立在岩山下等地的5所土枪土炮制造厂,日夜加紧生产马蹄枪和手雷等武器。
192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震撼闽北的第一次上梅农民武装暴动爆发了。这天是上梅乡墟日,人来人往。上午9时许,暴动信号打响了。暴动总指挥徐履峻率领20余名精壮的民众队员,捣毁了日本买办牛焕书松木厂办事处,查获手枪一支,并捕捉松木厂经理陈光盛,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斗争。与此同时,上梅民众队分头到各村捕抓反动土豪。10月1日,崇安县委在上梅召开暴动大会,携带武器的各乡民众代表和民众会员4000余人到会。徐履峻在会上宣布暴动纲领,号召“工农群众武装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废除反动联首地保制度,实行平田废债”,并宣布成立“崇安县民众局”(局长徐履峻)为暴动最高权力机构,同时也成为县革命政权的雏形。会后,徐履峻率领民众队员500余人,烧毁了缴来的地契、债单,破开崇安大地主朱、万两家在上梅的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几天后,崇安县委在上梅召开减租大会,到会民众3000人,当场通过减租二成,同时拘捕豪绅10余人,枪决1人,豪绅非常恐慌,纷纷迁往外地,一般地主则答应减租。
上梅暴动,威震四方,很快扩展到崇安、浦城边界的508个村庄。其中崇安上梅一带有119个村庄,吴屯一带115个村庄,岚谷一带76个村庄,兴田一带33个村庄,黄柏一带48个村庄,浦城边界岱后一带43个村庄。这次暴动几乎囊括崇安县版图的县城以东全部地域,延伸到浦城西部边陲地带,并占领崇安县城以西大部分乡村。
上梅暴动使崇安和闽北反动军政当局极为震惊。10月23日,国民党军卢兴邦部一个团和驻浦城的吴鼎元部,在反动民团近千人的配合下,从崇安、浦城两个方向兵分数路向上梅、际下和岱后等地大举进攻,敌我双方展开恶战。在上梅,徐履峻率领民众队英勇抗击,多次打退了敌人进攻,保卫了暴动的中心区域。但由于敌军不断加强攻势,形势发生变化。25日,浦城之敌攻陷了毛畲凹隘口,复窜入枫溪、华家、池家一带烧杀抢掠,进逼岱后。后由崇安北乡民众队数百人前来增援,才将敌军击退。26日,崇安县委领导成员左诗赞等率民众队阻击从吴屯进攻古数岭的卢兴邦部,因土炮爆炸,战斗失利,敌军连陷后乾等地,纵火焚烧村庄。10月31日凌晨,浦城之敌在首阳反动联首杨锡良兄弟的引导下,偷袭了设在后坜的县民众局机关。连日操劳的徐履峻为扭转不利形势,正设法派人向省委汇报,并请赣东北红军入闽支援。当他来到民众局办公的门口,突然发现敌兵从村外涌来,徐履峻越过矮墙,隐入一个谷仓。不料被反革命分子告密,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他跃上屋顶,连续击毙了几个跟踪的匪徒,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
徐履峻牺牲后,敌人破坏了崇安县民众局机关,局领导成员和几位骨干相继被捕。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第一次暴动失败了。
在上梅暴动失败的危急关头,崇安县委领导成员陈耿挺身而出,一面组织全县党团员和革命骨干分散隐蔽,一面向省委汇报、请示。
11月17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向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徐履峻同志“是党内很积极的干部,此次因斗争而牺牲实是福建党内的重大损失”。同时选派省委候补委员、福州市委书记杨峻德(杨适)到崇安指导工农运动。
11月28日,中共中央致信福建省委,对崇安暴动后的斗争任务作了重要指示。在中央和省委的关怀下,崇安工农运动又迅速发展起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