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老区发展
——有关老区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日期:2012/11/19  来源:莆田市老促会  点击数: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老区发展
——有关老区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仙游县老促会
在莆田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莆田市发展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和殷切期望。《总体方案》是指导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老区村建设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加快发展,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职责,也是老促会的光荣使命。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即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应该看到城市与乡村在上述几个方面本来就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老区村与城市差距就更大。因为老区大多数处在偏僻山区,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是过去闹革命打游击的地方,现在却成为发展相对后进地区。虽几经努力,老区经济社会事业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其它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部分老区人民生产生活仍很艰苦,需要帮助解决的事情还很多。可以说没有老区村的发展就很难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老区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任务。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切实增强老区意识
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是中国革命摇篮。老区人民为建立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的牺牲。如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加快老区发展也是对老区人民的一种回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帮助老区人民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老区意识,把加快老区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自身责任,在城乡一体化改革大局中,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加快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老区发展的具体措施,在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真正把老区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加快老区建设步伐,促进老区村跨越发展。
二、有效对接优惠政策
我县是革命老区重点县。国发〔2009〕24号规定可以参照执行国家支持中部地区政策。近二年多来,经过各部门单位的积极争取,我县享受中部优惠政策得到补助资金近3个亿,这是老区人民真正得到的实惠。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老区的品牌作用,积极向上有关部门争取,有效对接中央对老区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特别是中央财政转移支持,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对老区的扶持,促进老区村跨越发展,努力实现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同步。
三、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仙游县百万人口的老区县,老区村和老区人口均占全县的三分之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当部分老区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县、全市的平均线。莆田市率先在全省实行市领导直接挂钩捆绑资金帮扶贫困村,取得明显成效和经验,老区人民盼望这个有效措施坚持下去。应该看到现在老区村人均收入有所提高,更要看到与其他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去年,省委、省政府30号文件提出:“要明确职责,增强老区意识,认真做好老区村挂钩帮扶工作”。还要求:“集中力量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环境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推动老区村整体跨越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形成支持老区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坚持领导挂钩帮扶措施不动摇,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把老区村建设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局,在总体提升中带动老区建设的提升。
四、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用五年时间,实现了全县行政村道路硬化目标,“村村通”不仅改善了出行条件,更重要是在经济发展中展示了“一通百通”的效益。
但是,老区行政村大都由若干自然村组成,自然村是老区为数众多百性居家度日的基本单元。而且多数自然村又处在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状况。交通困难仍然是经济发展主要障阻,当地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造成发展滞后、贫困差距继续扩大最根本原因。为此,加快老区自然村道路硬化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工程。据调查摸底,我县还有400多个自然村未通水泥路,里程达800多公里,涉及38万人口,其中老区自然村占三分之二多。而这些老区自然村大多数是地处偏僻、村居分散、道路里程长,投资大、筹资难。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取消群众配套资金,把老区自然村道路硬化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办好办实。
五、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由于实施学校撤点并校,给山区老区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医疗资源缺乏,医疗设备差。老区村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实际并没有完全解决,需要采取有效举措,切实解决这“两难”问题。要重新审视撤点并校的利弊,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恢复一些教学点,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医疗资源要向山区老区村倾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到村村有合格的卫生所,促进城乡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交流。
老区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状况,直接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治理“脏、乱、差”行动优先放在老区村推进,积极开展群众性“清洁家园”活动。搞好村容村貌整治,逐步改善老区村人居环境。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和低保标准,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我县主要旅游资源集中在山区老区乡镇,有国家水利风景区——九鲤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菜溪岩、麦斜岩、十八股头以及正在开发的“仙水洋”等风景区。还有“中共上宫第一支部”和“工农红军108团”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把钟山、游洋、石苍、菜溪、西苑等山区老区乡镇作为生态旅游经济区,整体规划,有序推进,有效运作,形成以生态山水、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成为老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