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老区革命史

上梅暴动徐履峻使用的勃朗宁手枪

日期:2012/10/24        来源:南平武夷山市老区办        点击数:

 

上梅暴动徐履峻使用的勃朗宁手枪

 

 

(图为上梅暴动总指挥徐履峻使用的勃朗宁手枪

 

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的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收藏着一把革命时期第一任县委书记、民众局长、上梅暴动总指挥徐履峻使用的勃朗宁手枪。

根据革命“五老”曾有明的回忆,这把手枪是闽北苏区创建者、上梅暴动领导者之一的左诗赞送给徐履峻的。1988年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开馆之时收藏于此。

19284,在闽北的崇安县革命热潮风起云涌,中共崇安县委以“起民众”为口号,相继成立16支民众队武装。左诗赞领导一支二十多人的民众队武装,不但是全县最早成立的一支民众队,而且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左诗赞有两把勃朗宁手枪,在上梅暴动前夕,送了一支给徐履峻。正是这把勃朗宁手枪,打响了闽北武装暴动第一枪,诞生了闽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奠定了中央苏区县的基础。

1928928(农历八月中秋),中共崇安县委书记、暴动总指挥徐履峻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上梅墟场上,举起勃朗宁手枪,一声枪响,发出暴动号令,带领20多名精干民众队员冲进日本买办牛焕书的松木厂。因牛焕书进城办事未归,就捕获经理陈光盛,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斗争。101日在上梅的鸣山寺召开暴动大会,徐履峻在会上宣布暴动纲领,号召“工农群众武装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废除反动联首,地保制度,实行平田废债。”并宣布成立民众局,为暴动最高权力机构。徐履峻任民众局长。

这一声枪响,揭开闽北革命武装的序幕,使上梅暴动作为全省五大暴动之一载入革命史册。暴动区域波及扩展到崇安、浦城边界的508个村庄,几乎囊括崇安县版图以东全部区域,延伸到浦城的西部边陲地带,并占领崇安县的县城以西大部分乡村。

上梅暴动震惊闽北及崇安县反动当局,在反动势力的进攻下,革命形势越来越不利。19281031日凌晨,反动当局偷袭上梅民众局机关。连日劳累的徐履峻为扭转不利的革命形势,设法派人向省委汇报,并请求赣东北红军支援。当他走到民众局门口,忽然发现敌人从外村涌来,知道情况突变,急忙闪身墙边。回头一看,又有一股敌人包抄过来。徐履峻迅速越过矮墙,准备冲出村外,不料被敌发现,徐履峻立即隐入一个谷仓,但被反革命份子告密。在万分紧急情况下,徐履峻纵身跃上屋顶,举起勃朗宁手枪,只听几声枪响,击毙几个跟踪匪徒。慌乱的敌人扑倒而地,朝天乱放枪,惊醒之后,看到屋顶上的徐履峻,大叫“抓活的”, “活捉徐履峻有赏”,这时只见徐履峻从容不迫地站在屋顶,大喊: “打死我一个徐履峻,还有十个徐履峻为我报仇”,为了履行入党誓言,永不变节,避免落入敌人虎口,徐履峻举起勃朗宁手枪,把最后一颗子射向自己,壮烈牺牲。第一次上梅暴动失败。

如今,这支勃朗宁手枪经历80多年的风雨沧桑,静静地陈列在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是为数不多的上梅暴动见证物。仿佛是一位解说员,不断叙说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光辉意义的上梅暴动及其领导者徐履峻烈士。(武夷山市老区办 汪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