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2年

一个老区村发展变化的启示

日期:2012/8/1        来源:网上来稿        点击数:

一个老区村发展变化的启示

——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帮扶工作调查

 

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是革命老区村。全村常住户数625户,总人口2642人,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经商和务工收入。该村2010年被晋江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三轮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进行重点帮扶。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市老促会的关心帮助下,村两委的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加强,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全村现有企业9家,群众人均纯收入12800元,比2010年增长23.96%。苏垵村的发展变化,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决心大,措施有力,是老区村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

苏垵村被确定为晋江市级重点帮扶村后,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扶持老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镇党委书记、镇长直接与该村挂钩帮扶,下派副镇长驻村直接抓。市、镇还下派干部进村任职抓帮扶。为了协调解决帮扶工作中的问题,泉州市委常委、时任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市长刘文儒带领4名市领导到该村现场办公,听取该村发展建设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决定给予3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现场办公后,副市长史思泉主持召开会议,专题讨论落实现场办公会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和措施,确定具体责任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超常规的办法措施,为该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之二:强班子,凝心聚力,是老区村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针对苏垵村领导班子老化、核心作用不强等问题,市、镇在帮扶中,首先从加强班子建设入手,对村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从市委办公室选派1名干部到该村任党支部书记,从镇选派1名干部到该村任支部副书记兼村主任助理。两位下派干部以突出支部核心作用、开展党内活动为契机,注重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3名政治素质较好,事业心、工作能力较强,年轻有为、有创新精神的同志作为村两委领导成员,从而加强该村的领导力量。其次是通过引导村两委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10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使基层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核心领导作用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三是凝心聚力,两委班子抓住重点帮扶的机遇,通过落实一系列民生工程和公益事业项目,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逐渐树立威信。为了解决集体经济薄弱、项目资金来源缺乏问题,村两委抓住苏垵村外出经商人员多这一有利因素,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和村干部带头捐资等活动,两年内共募集近千万元的资金,使各个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启示之三:抓项目,多措并举,是老区村发展变化的必由之路

为了改变苏垵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两年来该村投入1045万元完成了4项工程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投入560万元对使用10多年7级危房的苏垵小学进行翻建,配备了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成为全镇高标准的达标学校;二是投资290万元建成了一幢三层1410平方米的村部综合楼,完善了村两委办公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三是投资105万元建成了一幢三层92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配置有孤寡老人食宿区和老年娱乐、学习活动场所,为本村的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投资90万元,建成集休闲公园、塑胶篮球场、门球场和健身路径活动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广场,为村民进行休闲活动和锻炼身体提供一个良好场所。此外,还采取5项措施改善民生:一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新农保参保率达95%,新农合参保率100%,低保、五保实施应保尽保;二是完成全村自来水管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填平堡垒式厕所,新建了3座水冲式公厕。组建5人环卫队伍,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保洁,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四是加强平安建设,组建治安警务室,成立5人全天侯村治安联防队,在主要路段、出入口和角落安装了16个视频监控装置和18个广播点,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五是绿化美化环境,在村周围植树造林50余亩。

上述项目的建成和民生项目保障,让村民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从而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增强了信心,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该村正在积极行动,积蓄力量,加大投入,按照新村规划,逐步建设完善自己的美好家园。

 

 

            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