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推进“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
日期:2012/5/24  来源:网上来稿:霞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深化推进“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
——霞浦县贯彻省、市“两个文件”的调研报告
根据宁德市宁老办[2012]8号文件《关于开展闽委[2011]30号和宁委[2011]89号文件贯彻情况调研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两个文件”),霞浦县老区办、老促会组织人员,对霞浦县贯彻“两个文件”、深化推进“老情况,开展研。
一、抓好落实,扎实推进。
(一)、领导及时作重要批示。霞浦县委收到2011年省委、省政府下发的闽委[2011]30号文件后,2011年8月25日新任的县委书记杨培钦、8月26日县委副书记钟乃安分别在文件上作出批示。杨书记批示:“请老区办、老促会根据霞浦县老区基点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省委《若干意见》提出意见,报县委研究决定。”钟乃安副书记批示:“请老促会协助老区办抓好落实。”根据县领导的批示,县老区办、老促会组成调研小组,于2011年9月初开始工作,形成全县老区村的“目标任务”摸底材料、49个老区基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公共建设、生产发展规划等32个中、短期发展项目的材料等。
(二)、召开老区工作会议。
2011年11月13日,县召开老区工作会议,传达“两个文件”,各乡镇(街道)分管老区领导和专干参加,并对贯彻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指出,“两个文件”对我县老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会后,共复印51份“两个文件”下发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传达学习贯彻。松港街道党工委,深入老区基点行政村,先后召开2场专题报告会,4场征求意见会,入户走访群众80多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松港街道促进老区发展规划》。
(三)、常委听取专题汇报。
2011年12月29日,霞浦县委书记杨培钦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听取县老促会会长张祖文关于老区工作的汇报。8位常委出席汇报会。深化了对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了对省委、省政府30号文件中确定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达到的目标要求,并把着力点放到自然村这个层面的认识。会议形成了中共霞浦县委员会会议纪要[2012]2号文件。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老区工作,紧紧围绕“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支持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我县老区建设,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实现我县老区跨越发展,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确定领导挂点帮扶。
县委常委会作出对原挂点村领导名单作出重新调整。把原来由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协党组书记分别挂的12个老区基点村,扩大到全县49个老区基点村,每个老区基点村都安排有县副处以上领导挂点帮扶(各带县直1个单位参与挂点帮扶)。挂点领导按照“两个文件”提出“目标要求”,在政策导向、项目安排和资金投放等方面向挂点+999村倾斜。把挂点与完成制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统一结合起来抓,一抓五年到底。据不完全统计,11老区基点村修建、修复的小型水库和水渠等,已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土地整理投入资金290多万元:“造福工程”今年省下达霞浦县任务3000人,已动工13个老区自然村,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八斗贝老区基点村4个自然村79户329人已整村搬迁到岭头、八斗贝两自然村新居。
(五)、讨论制定本县《实施意见》。
印发了霞浦县委、县政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讨论稿)》下发。根据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老区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目前已在进一步修改,近期正式出台。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老区村的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
虽经多年努力,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但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依然任重道远。根据县领导挂点的49个老区基点行政村制定的“目标任务”中,有34个人口在200人以上的老区自然村存在的水泥道路硬化任务、22个行政村、自然村饮水工程修建与改造项目、9个村的自然村“造福工程”等都亟待解决,而实施的经费缺口比较大。
(二)、老区村普遍存在村财十分脆弱。
村财空壳,这无疑是制约老区村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瓶颈。49个老区基点行政村基本没有村财可支配。有1个基点行政村的村委楼,有了配套资金,但还没能按要求建设、6个基点村的文化中心建设未建等。
(三)、城乡差异拉大。
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使老区村跨越发展阻力也越来越大。老区基点行政村多处“老、少、边、岛”,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村,尤其是自然村,多留下老人和病残者。这种现象,无疑增加村发展的难度,成为要实施和实现老区跨越发展的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老区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
中央、省制定的重点老区县享受中部政策和列入我省新一轮重点扶贫开发县, 以及省市定的老区有关优惠政策下达的资金要及时兑现。各村制定的“目标任务”,要根据情况,求真务实,抓出成效,在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中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对村级财政的政策扶持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硬件”建设任务,也是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及公共服务能力的保障。建立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的制度性固定性扶持措施,以确保村级组织经费运转,确保村级开展活动的正常支出,这是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创新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机制。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迎来农业科技新春天的到来。农业科技创新,是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中央把推进农业科技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素质直接关系农业产业化成败,关系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所以,必须把农民培训提高素质作为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战略工程来抓。只有探求创新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机制,不断激活农业科技革命内涵动力,才能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与时俱进,引领农业向 “三个有效” 的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有效对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
(霞浦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