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2年

福鼎革命策源地――筼筜老区基点村社会调查

日期:2012/5/14        来源:福建省福鼎市老促会        点击数:

福鼎革命策源地――

筼筜老区基点村社会调查

 

一、     基本情况

筼筜村位于福鼎市东南沿海,晴川湾畔,与嵛山岛隔海相望。村距店下镇16公里,筼筜村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依山傍海,沙滩延绵数里。在明洪武二年,因水边胜产大竹子而取名“筼筜”,距今有640多年历史。全村有11个自然村、村域面积6.9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0亩;共有664户,2600多人,中共党员58人;境内自然条件天独厚资源丰富独特,适合藻类养殖,为福鼎市紫菜、海带最大养殖生产基地。

筼筜村是福鼎市革命策源地和革命创始人黄淑琮烈士出生地, 19307月在筼筜成立第一个“农民小组”,第一个贫农团、同年10月成立先后第一个党小组,第一支革命赤卫队、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第一支海上游击队、第一支肃反队、第一个武装独立营、1932年冬成立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中共沿海区委、1933年冬,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派詹如柏在上岙自然村主持成立中共福鼎县委,黄淑琮为首任县委书记。从此,福鼎便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随后还成立了第一个妇女会和第一个儿童团等革命组织。福鼎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进行长期英勇斗争,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但是筼筜村人民为革命事业而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卓越的贡献。全村遭受疯狂烧杀抡掠,被烧民房40多间,被摧残死亡绝户16户,被杀害革命志士100多人,其中解放后包括黄淑琮在内共有46人被评为革命烈士。1984年福鼎县委、县政府在筼筜立中共福鼎县委成立纪念碑。筼筜村又是福鼎市晴川湾的主要旅游景点聚集地,境内风景独特,海上田园景观优美,姆屿岛上有花岗岩和灰层镶嵌而成的山洞,构造奇特,西山上有奇山异石,有“小太姥”之称,同时拥有福鼎市最长的沙滩,其为全市独有自然景观与红色景点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二、经济发展与村建情况

近几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两委积极带领广大村民充分发挥。地处沿海突出部,晴川湾畔,海域辽阔,海产品种类众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藻类养殖为主的海洋经济。紫菜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海带养殖达500多亩,建设育苗场11个(其中黄瓜鱼育苗室1个,鲍鱼育苗室1个,南北白对虾养殖场2个),海带、紫菜加工厂15家,同时发展拥有大马力远洋捕捞船只30多艘,成为周边村镇一个重要的海产品集散地,2011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6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6900元,实现4年翻1番。

2008年起先后共投资500多万元建成筼筜至溪美7米宽6公里长的水泥路,修建筼筜至浮岐自然村5公里的村级公路,大大改善筼筜村的交通条件,为发展建设筼筜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投资32万元修建自来水过滤池一座和入户供水管道;投入资金50多万元,修建一座三级渔港码头;投资32万元,改建街道400米,投入5万多元修建筼筜村避灾点,在抗台、抗洪时期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栖息之所;投入3万多元修建篮球场和农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7万多元修建村办公室、会议室和农家屋。还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筼筜革命纪念馆。

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较低,支撑力不强。单靠海上养殖如遇自然灾害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经济生产极为不稳定。

2、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难度较大。一是多数农户进取心不够,小富即安思想严重。不少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编低,观念保守落后,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认为现在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只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缺乏干大事业创业,开拓和奋斗共进,不愿大胆创新,更不愿再投入精力和冒风险。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思想不稳定有存在怕的思想即:潮水温水、怕病虫害、怕台风、怕核电供电。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便。一是村级公共服务台站设不完备。没有村级农业技术革新服务台站、社保服务站、医疗服务站、农副产品流通点、图书室、娱乐场所、文化体育健身等村级活动中心;二是中心村与自然村道路尚未修通;三是清洁能源的使用还需加大推广的力度,水质问题;四是生产生活卫生条件亟待改变,污水排放、地下水。

4、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基本保障体系尚待完善。一是村里没有学校,所有孩子必须送到城关、秦屿、店下上学;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没有卫生所,个别诊所尚未取得医师资格;三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村没有敬老院,五保户等得不到救助保障。

5、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凝聚力、战斗力有所减弱。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党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村干都是农民,自身没有从其它产业,个人富裕程度在村中为中等水平,既无市场打拼,无市场经营理念,造成支部带头人发展集体经济本领不足,共同致富办法不多,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资产薄弱。目前经济收入没有来源,只靠镇财政正常拨付。四是村级干部待遇相对低。

6、贫困现状和脱贫面临的问题

村民收入低,全村还有贫困户111户,其中低保46户,68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65246人。

村集体年收入仅1万元,负债15万元。

由于村财政困难,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缺乏启动资金。

四、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建议

一是着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工夫,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1、做大做强海带、紫菜、大小大海捕捞、对虾等养殖业这个产业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强新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优质生产,增加养殖效益。2、以福鼎革命策源地作为“红色旅游”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带动其它项目的发展。3着力在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抓扶持种养大户,抓好典型。抓加强科技培训,倡导科技创业。

二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1)防洪提的重建,确保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每逢台风和天逢大潮,海浪翻过沙龙岗直冲村庄,直接威胁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500多米的防洪堤尽早加固加高。(2)群众生产和生活唯一通往沙滩的桥,受“桑美”台风的影响,桥墩下陷成危桥,修复沙龙桥和新建一座桥迫在眉睫。(3)建于85年小二型石拱坝枯坑水库,库容11万立方米,由于年久失修漏水,影响村民生产和生活用水,急需灌浆处理。(4)完成中心村的公厕建设,解决农村人口上厕难问题,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5)二级渔港码头的建设尽早动工兴建。(6)新建避风港,由于村养殖业的发展,大小船只共350多条,每逢台风来临船只没地方避风,严重威胁筼筜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7)建设筼筜至秦屿小元当村4.5公里长的旅游公路。(8)修建筼筜中心村的监控系统,加强筼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筼筜村安定稳定、(9))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场所和添置健身器材。

 

福建省福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2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