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领导关怀 >领导指示

2011年领导对老促会工作的指示

日期:2012/2/9        来源:本站        点击数:

2011年领导对老促会工作的指示

 

113日,省长黄小晶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深化山海联动和区域合作中,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里扶持政策,强化资金投入,促进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启动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118,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批准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章提出:坚持“老区优先,适当倾斜”,在项目、资金、物资、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加大向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的倾斜支持力度。落实好国家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分别参照执行西部、中部地区投资政策,选好选准项目争取国家进一步增加对苏区老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振兴、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建设投资支持,加大以工代赈等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编制实施,促进经济全面振兴和社会全面发展。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强化民生保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等措施,促进老区村面貌明显改观。

119日至2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主持召开省老促会等10家群团组织工作交流13次联席会议,听取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平关于去年工作情况和今年工作思路的汇报。本会缪慈潮出席。

1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给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的回信称:“你们的信收到了。读着信,我又回想起去年除夕在五龙村同乡亲们一起喜迎新年的情景。从信中得知,五龙村一年来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当年在你们这里召开的古田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希望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大力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带领乡亲们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努力把五龙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我去年看望过的革命烈属张唐妹老人,她家人也给我写了信。信里饱含着老区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读后令我十分感动。知道老人身体硬朗,家里办的‘农家乐’更加红火,我真为他们高兴。近来南方天气比较冷,请转告张唐妹老人的家人,要照顾好老人身体。再过几天就是兔年春节了,我在北京提前给全村乡亲们拜年,祝大家生活年年好、节节高!”

129日,新华社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在第三部分要求,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22日,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领导到龙岩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看望慰问老区干部群众,向大家祝贺新春并发表重要讲话。孙春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老区发展。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老区人民的历史功绩,一如既往地支持老区的发展,用好用足扶持政策,把中央的关怀落实到工作中、转化到项目上,更好发挥老区的特色优势,不断提高老区自我发展能力。要切实保障和改善老区民生,千方百计增加老区人民收入,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区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老区人民。黄小晶指出,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抓紧出台《福建省老区发展促进条例》;二是组织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三是全力支持老区苏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动老区苏区公共服务上新水平;五是加快改善老区苏区群众生活;六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推动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老区苏区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

3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中史厅函”[2011]24批复:浦城县属原中央苏区范围;41,“中史厅文”[2011]6号批复:南靖县属中央苏区范围

39日,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闽发改区域(2011199号”《关于〈促进德化老区县实施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反馈意见的函》给本会,称:(一)关于永泰梧桐至德化城关高速公路,统筹考虑;(二)关于德化陶瓷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补助50万元,建议德化县统筹考虑景区的命名和定位;(三)关于提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省里十分重视,积极做好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向国家发改委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42日上午,张志南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新銮,省发改委副主任石建平,省民政厅副厅长、老区办主任罗万荷及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老区办相关处室的同志到我会召开座谈会,就发改委根据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重要批示精神,牵头起草的《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会代稿)》,征求意见。此前,罗万荷同志已二度来我会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这次在正式提交省委、省政府决定之际,张志南副省长又亲自来我会听取意见,让我会老同志深为感动。本会谢先文、郑义正、陈增光、李青藻、唐文光、蔡德奇、吴志中、陈天晴等参加了座谈。一致高度评价了“送审稿”,指明如能成为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出台,将对我省老区的“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省老区的一大福音,必将再次在全国产生反响。大家对省发改委、老区办等部门为起草好这一重要文件草案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和欣慰;对省委、省政府这么关怀、重视老区发展所采取的这一重大举措,表示衷心的拥戴和钦佩;对张志南副省长这样重视老促会的作用,表示由衷的谢忱。同时,又分别就文稿内容提出了一些修改、补充意见。

41516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苏树林先后来到龙岩、三明、南平的部分老区苏区县市,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看望慰问干部群众。苏树林指出,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按照省委的要求,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继承革命前辈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心无旁骛,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建设好、发展好。在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苏树林向大家转达了省委书记孙春兰同志的亲切问候,并与革命烈属张唐妹和“五老”代表促膝交流。在五龙村和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洪田镇洪田村、沙县西郊村、延平区丙午绿洲兔业公司,他与乡镇干部、下派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询问当地开展土地流转、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创新“三农”服务、开展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详细了解农村工作机制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情况。苏树林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古田会议会址,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光辉历程。老区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革命老区苏区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切实改善老区苏区群众的生活,抓紧出台扶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规划、项目、资金、法规等方面加大倾斜和帮扶力度。要大力加强现代农业,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业,更加注重借鉴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更加注重引入商业运作拓展农业,推动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要大力支持老区苏区的特色资源开发,挖掘内涵,提升层次,突出“红色”意蕴,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积极推广“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下派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创业致富。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和村居改造工程,立足传统特色,有效整合提升,体现整体风貌的和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副省长倪岳峰,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看望考察。

518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2011]30号)。指出: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现有老区县(市、区)67个,其中原中央苏区县22个。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落实省委八届十次全会部署,支持和促进我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而提出本意见。共六个方面:一是明确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老区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老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等;二是支持老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包括干线公路、老区铁路、老区机场、农村电网、老区通信和信息化、老区水利设施等建设;三是支持老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上新水平,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饮水安全、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文体及综合服务、人居环境、革命“五老”优抚工作;四是支持老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升老区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加强老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老区拓展国内外市场,推进老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强老区山海协作和扶贫开发;五是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夯实老区发展基础,省里确定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中老区村要占70%以上;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保障,细化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支持老区发展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国家编制实施《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争取使我省原中央苏区县发展尽快纳入国家战略,用好用足国家明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时对我省革命老区县(市、区)、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中西部地区政策,省级补助标准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增加10个百分点(补助比例最高不超过100%);省老区工作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福建省老区发展促进条例》,推动老区发展促进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627日至29日,省领导孙春兰、苏树林、梁绮萍、陈文清、张昌平、唐国忠、姜信治、徐谦、陈桦、朱生岭、杨岳、袁锦贵等分为七组走访全省22个原中央苏区县进行慰问调研。孙春兰书记在龙岩调研中表示,要切实办好惠民实事,更多惠及苏区群众:一是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力度,确保到2015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扎实抓好造福工程与城乡统筹、小城镇建设、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真正把“造福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三是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扶持资金和社会捐助项目倾斜,改善老区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四是继续提高革命“五老”人员定补标准。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制度文件和决策部署,进一步继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快推进老区苏区发展。苏树林代省长在三明市调研时强调:(一)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发展条件。(二)要以壮大特色经济为关键,夯实发展基础。(三)要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开拓发展空间。(四)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优化发展路径。(五)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增进发展实效。他表示,各级各部门要更加重视关心老区苏区的困难,统筹协调,综合研究,多办实事,解决问题,努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促进老区苏区发展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7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主持召开包括省老促会在内的10家群团组织工作交流第15次联席会议,听取了我会蔡德奇同志的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本会缪慈潮出席。

1115日,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在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中提出,做好“三农”工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加快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一轮“造福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学习“晋江经验”,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一般发展水平县的扶持力度,提高县域整体实力。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深入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促进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加大对省数民族集聚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海岛、水库库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自身我发展能力。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孙春兰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统筹安排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财力困难地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25日,就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老区扶贫开发,省委书记孙春兰同省委常委、秘书长叶双瑜等赴清流县、宁化县调研,要点如下:强调让老区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一、参观清流县国家级台湾农业园,了解到清流县花卉产业壮大,成为当地新兴产业,花农曾九清告诉孙书记,种花收入好,一亩地年收入近万元,大伙积极性非常高。听到这里孙书记说,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进一步做大规模,提高档次,推动清流花卉产业做大做强。二、在参观宁化县安运乡灾后重建点,看到灾民住宿宽敞的小楼,农民生活好了,孙书记要求当地干部要带领干部群众,拓宽增收渠道,过上更红火的生活,她还先后看望了宁化县城南乡贫困户于道连、城郊乡“革命五老”人员户逢祥,向他们表示慰问,祝他们日子越过越好。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当年老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如今已有了彻底的改变。看了永宁高速公路现场和石壁石淮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现场,孙书记要求抓住中央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机遇,做好规划、对接项目,加快建设老区水利灌溉设施,更好服务“三农”。她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更加关心支持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出台措施,为加快老区发展贡献力量。四、社会事业是老区发展的重要内容,看了清流县龙津中学崭新的教学大楼,学校负责人告诉孙书记学校的最大特点是与县里多个文化、教育单位捆绑建设、共享资源,明年春季投入使用后,就将接收农村6所中学的2000多名学生。孙书记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思路,要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在参观了宁化县石壁世界客家祖地扩建工程建设后,孙书记要求进一步打造石壁客家祖地品牌,办好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构筑客家文化交流平台,广泛凝聚客家力量,促进客家事业发展。六、晚上孙书记参观完清流城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后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一方面要加快老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老区建设得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1213日,福建省长苏树林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北京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加快福建教育事业发展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将在八个方面支持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对福建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予以倾斜。支持将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农村教师补充培训工作,列入国家“特岗计划”和“国培计划”。

12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陈文清到会作主题报告。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德奇出席。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实施意见中,确定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3个,即:政和、松溪、寿宁、周宁、霞浦、宁化、诏安、永泰、云霄、浦城、屏南、平和、武平、光泽、古田、柘荣、顺昌、建宁、明溪、清流、长汀、连城、泰宁等,予以重点扶持,加大投入。这些县均系革命老区或原中央苏区县。要求到2015年每个县经济总量超过50亿元,力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