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老区村自然村道路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2/1/17  来源:漳州市平和县老促会  点击数:
平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关于老区村自然村道路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委、县政府:
平和县有老区行政村(居)205个,至2010年底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但是,大多数老区自然村只有便道,路面未硬化,一部份老区自然村尚未通公路。这些老区自然村大多数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水平相对低下。老区群众以发展农业为支柱产业,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蜜柚、蔬菜、茶叶、杂果等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因此,道路交通闭塞是制约老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2011]30号)精神,今年6月以来县老促会深入12个乡镇、49个老区村、80多个老区自然村了解情况,查阅汇总县交通局数据库的几千个数据,对我县革命老区行政村的自然村道路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区自然村道路交通现状。全县有自然村2434个,道路未硬化的自然村828个,公路里程
二、建议。
1、根据省委、省政府《意见》提出的“对(老区)自然村公路加大切块安排力度,到‘十二五’未实现老区建制村‘村村通客车’,较大自然村通硬化公路”的要求,建议县委、县政府把老区村人口200人以上的346个自然村(不含老区基点村)道路建设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公路里程303公里,约需投资1.06亿元。
2、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即自然村)地处偏僻山区,对革命贡献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滞后,群众生活水平最低。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全县68个人口100人以上的老区基点村道路建设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公路里程98公里,约需投资3920万元。
3、建议县委、县政府在制定老区村自然村道路建设规划时,优先安排、优先支持老区基点村的道路建设。
4、平和是原中央苏区县,建议县委、县政府用好用活用足相关优惠政策,争取项目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建设,确保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提出的在“十二五”末实现老区建制村较大自然村通硬化公路的要求。
特此报告。
平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