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宁德市老促会2011年度黄仲咸奖学金发放工作总结
日期:2012/1/12  来源:宁德市老促会  点击数:
宁德市老促会2011年度
黄仲咸奖学金发放工作总结
省老促会、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2011年度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向老区贫困学生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旨在对国家对贫困学生助学的基础上,对品学兼优的老区贫困学生进行奖励,以更好地促进老区贫困学生成才,使助学工作更加深入、更显成效。全市2011年度黄仲咸奖学金共奖励老区贫困学生1680名,发放奖学金84万元。其中:男生648名,占38.6%;女生1032名,占61.4%;革命“五老”、烈士、失散红军后代97名,占5.8%;老区贫困学生1583名,占94.2%。
一、抓好组织领导
市、县(市、区)老促会都把奖学金发放工作当作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来抓,都安排专职领导及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市、县、乡三级及学校都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发放工作,层层进行传达、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尤其是2011年助学金改为奖学金后,打乱往年发放范畴,市、县(市、区)老促会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国家资助每生每年1200元这部分老区贫困高中生进行全面调查、摸排,确定合适的奖励对象。周宁县分管领导要求县老促会、县教育局、团县委、县慈善总会、县关工委等部门密切配合,深入细致地把好各个环节,确保发放工作圆满完成,县老促会、县教育局还与有发放任务的四所学校召开座谈会,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落实责任、各负其责。蕉城区老促会苏忠林会长年愈八旬、身体不好,仍十分重视奖学金发放工作,以身作则、自始至终,订计划、下基层,抓反馈、促落实;常务副会长杨怀英、吴宗品两位同志具体负责抓这项工作,他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把关,有关乡镇、学校都有一名分管领导抓这项工作,努力配合协调;各乡镇老促分会长更是全力以赴,有效地确保发放工作顺利展开。屏南县各受助学校均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抓,办公室、政教处、教育处、团委负责人和各年段长为组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
二、抓好宣传发动
2011年黄仲咸奖学金发放过程中,我市各级老促会继续把深入宣传黄仲咸先生艰苦创业、爱国爱乡、倾资助学、造福桑梓的高尚品德与学校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激发老区学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营造发动社会各界学习黄老先生,为老区捐资助学,促进老区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寿宁县一中、二中在学校门口显目发展,位置设立黄老先生爱国助教固定专栏,并以简报、图片、视频、文字、数据、广播等形式进行专题宣传,县宣传部门多次通过电视新闻、图片展览等媒体广泛宣传播放黄老先生爱国爱乡、关心老区贫困学生的事迹;县老促会为长期宣传黄老先生事迹,还制作一本历年来助学金发放过程各类图片专用画册。
福鼎市老促会把宣传
福安市老促会注重宣传
三、抓好审核发放
2011年度黄仲咸奖学金发放工作我市按照省老促会、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要求,致力于对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每生每年1200元的品学兼优的高中先进行奖励助学。各县(市、区)老促会在奖学金发放工作上坚持严要求、严把关:一是严格审核受奖生资格,把奖学对象、申请条件、评选程序及相关政策和要求一一向乡镇干部、学校师生、老区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学校着重把好学生的品学关,乡镇着重把好家庭条件关,县(市、区)老促会着重把关审批关。二是认真做好公示,学校和乡镇对奖学对象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学生师生和老区群众监督,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调整。三是认真做好审批。对公示无异议的对象由县(市、区)老促会逐一审核批准,努力做到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霞浦县老促会在审核上做到抓早、抓准、及时到位。由县老促会牵头,以学校为主,乡镇(街道)、村配合,为了做到评选对象的准确无误,奖学金发放及时到位,该会老同志不顾年高体弱、气候炎热,多次到学校调查,先后深入一中、六中、七中、三中、福宁中学、宏翔高级中学等对老区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个人表现逐个进行了解核实,做到奖励对象准确无误。
屏南县在新学期开学,各校就深入了解来自农村的高一新生家庭情况。屏南一中建立170名贫困学生档案,屏南三中深入贫困学生家中走访,发现特困家庭生,拍下照片立档。各校奖学金评选中,高一新生以家庭贫困为前提,参考中考成绩和在校表现,高二、高三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以品学兼优为条件,经各班民主评议,评出符合条件的初选学生名单,填写《奖学金申请审批表》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后提出受奖学生名单张榜公布,接受师生监督,经公示无异议,学校签署意见报县老促会审批。
蕉城区老促会深入到每一个乡镇、学校调查了解,与分管领导交换意见,分别与学生、家长谈心,并及时把握动态,杜绝讲人情行为。寿宁县老促会由于层层把关、认真负责,在复核审批时,全县发现5名新申请对象不符合普通高中年段条件被取消,有1名去年享受对象因弃学就取消奖学资格。
四、抓好奖学成效
黄仲咸奖学金资助的学生数越来越多,影响面也越来越大,奖学成果也越来越明显。我市各级老促会一方面对受奖学生建档立户,将审批表、花名册、统计表、宣传资料、照片、光盘等进行归类整理、登记,使档案齐全、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跟踪管理,掌握受奖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掌握受奖生升学、求职情况,巩固奖学成果。
寿宁县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奖学对象2011年度高三毕业73人,考上大学53人,占毕业总数的72.6%,其中本科28人,专科25人,是几年来毕业生数中录取率最高的一年。南阳镇山坑老区基点村贫困户子弟夏瑜,是2008年度起在寿宁一中就读连续三年的受奖对象,2011年高考以文科623分夺取全县文科“状元”,被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录取,并获寿宁县政府5万元有关考取重点大学优惠政策奖励。其父夏家森专程到县老促会请县老促会代表他全家转达对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及省、市老促会领导的感激之情。据统计寿宁全县历年先后得到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资助的老区贫困学生,现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140多人中,有22人在党政机关任职,25人在教育系统当教师,12人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70多人在工矿企业就职,部份还当上了企业老板、技术员。2011年起,寿宁县还将当年毕业的受奖对象信息全部输入县高招办电子信箱,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古田县在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十年来的助学活动中,共有1233人次获得资助,金额达61.65万元,2011年仅古田一中享受黄仲咸助学金资助的高三毕业生,就有21位考上本一、本二大学深造,临江中学今年毕业的4位享受奖学金的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全县2011年度享受奖学金的53名高中毕业生,有41名考上本科,6名考上专科,入学率达88.7%,比去年提高4.7%。
五、发动社会兴资助学。
2011年,我市各级老促会继续深入宣传黄仲咸老先生倾资兴教助学、扶困育才的爱国义举,在黄老先生的高尚品德感染和激励下,我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继续开展兴资助教,为老区跨越发展培养有用之才。屏南县在原有运作的大创基金的基础上,2011年在福建庚茂集团支持下又成立庚茂基金会,基金规模600万元,每年按其收益用于助学、助困。大创、庚茂两个基金会2011年共资助老区贫困学生333人,金额达65.47万元,其中:大创基金资助学生284人,金额60.57万元,庚茂基金资助学生49人,金额4.9万元。
福鼎市店下镇成立乡贤教育互助会,制定了互助会章程和奖学奖教实施方案,3年筹集助学爱心资金180万元,除拿出38万元资助312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之外,把剩余的作为助学支贫储备金借给当地企业,壮大助学金储备,2011年一次性给31位贫困学生发放4万多元助学金。福鼎市老促会、老区办等牵头成立了红土地爱心协会,筹集4.2万元,为14位老区贫困学生每人资助了3000元。
福安市在恒实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下,2011年对11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每生1000元的助学补助,城阳镇茂春基金会也继续拿出16万元助学金资助90名新入学和30多名在学的老区贫困大学生。柘荣县9个乡镇有8个乡镇成立助学基金,基金总额达300多万元。
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各级老促会共筹集助学金192.77万元,资助老区困难大学生1170名,中小学生439名。2002年以来各级老促会筹集助学金额合计2732.05万元,共资助学生3762人。
六、开展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助学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2011年是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在我市老区系统助学10周年,我市各级老促会纷纷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柘荣县在柘荣广播电视台、《柘荣今报》上宣传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助学取得的成效,报道宣传多名学有成效、回报社会的受助生的先进典型事迹;在柘荣仙屿公园举办庆祝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助学10周年灯迷宣传活动;邀请历届受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资助有成的受助者代表,在一中召开座谈会,受助者代表们怀着感恩之情,纷纷表示要学好知识、学好本领,回报祖国、回报社会;“一人一信”,学会感恩。
周宁县老促会则通过向社会各界概述十年全县黄仲咸助学金发放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效益,宣传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助学工作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义举善行,带动社会各界实施捐资助学活动的蓬勃发展。
我会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老促会总结十年来助学工作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经验交流会。
宁德市老促会
2012年1月5日